《自题望云图》
时间: 2025-01-11 08:1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题望云图
作者: 吴绍诗 〔清代〕
六十春光弹指过,百年心事半蹉跎。
白云亭畔巢痕旧,天水楼边鸿印多。
回首惊涛成幻影,仰天旭日曝寒柯。
临崖暂倚华峰石,叆叇遥连北海波。
白话文翻译:
六十年的春光转瞬即逝,百年的心事却有一半被岁月辜负。
在白云亭旁留下的巢痕依旧,天水楼边的鸿雁印记却很多。
回首往事,惊涛骇浪已成幻影,仰望天空,旭日照耀着寒冷的树梢。
我在悬崖边暂时倚靠在华丽的峰石上,远远看去北海的波涛起伏不定。
注释:
- 弹指:指时间的流逝,形容迅速。
- 蹉跎:指浪费时光,未能实现的心愿。
- 巢痕:指鸟儿留下的巢的痕迹,象征往昔的回忆。
- 鸿印:鸿雁的踪迹,象征远行的痕迹或牵挂。
- 惊涛:激烈的海浪,象征人生的波折。
- 寒柯:寒冷的树枝,象征孤寂与冷清。
- 叆叇: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及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绍诗,清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自题望云图》是一首深富哲理的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伤与无奈。开篇即以“六十春光弹指过,百年心事半蹉跎”点明主旨,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反思。诗人以“白云亭畔”与“天水楼边”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接着,通过“回首惊涛成幻影”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对往昔的波折与艰辛进行回顾,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诗人以“临崖暂倚华峰石”展现自己的孤独与思考,仿佛在自我审视与自然对话,传达出一种心灵的沉静与思索。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展现了吴绍诗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六十春光弹指过”:时间如指间沙,转瞬即逝,感叹岁月。
- “百年心事半蹉跎”:一生的心愿和理想却有一半未能实现,流露出人生的无奈。
- “白云亭畔巢痕旧”:过去的记忆仍在,象征着曾经的岁月。
- “天水楼边鸿印多”:鸿雁的踪迹暗示着远方的牵挂与思念。
- “回首惊涛成幻影”:往事如梦,惊涛骇浪已成回忆。
- “仰天旭日曝寒柯”:面对旭日,象征新生与希望。
- “临崖暂倚华峰石”:在悬崖边暂时歇息,表现一种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 “叆叇遥连北海波”:北海的波涛象征着无限的远方与追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弹指”,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白云亭畔”和“天水楼边”,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利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形成和谐的统一。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思索,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恒久。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梦想。
- 鸿印:象征思念与远方。
- 惊涛: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 旭日:象征希望与新生。
- 寒柯:象征孤独与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十春光”指的是多长时间?
- A. 五十年
- B. 六十年
- C. 七十年
- D. 八十年
-
诗中提到的“白云亭”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困境
- D. 亲情的牵挂
-
“回首惊涛成幻影”中,惊涛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A. 过往的痛苦与挣扎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在的平静
- D. 亲人的思念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自题望云图》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为豪放,而吴绍诗则细腻、沉静。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此诗相似,都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思索与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自然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绍诗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