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4-09-19 20:44:28

佳人绝代。

何处遗环佩。

约略惊鸿娇意态。

恰是青溪小妹。

传书苦诉淹留。

从前言约都休。

检寄寒衣数袭,归时恐过残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人绝代。何处遗环佩。
约略惊鸿娇意态。恰是青溪小妹。
传书苦诉淹留。从前言约都休。
检寄寒衣数袭,归时恐过残秋。

白话文翻译:

这位绝世佳人,遗落了哪一处的环佩呢?
她的姿态如同惊鸿般娇媚,正是那青溪的小妹。
她在信中苦苦诉说着相思的苦楚,以前的约定如今都已无所谓。
寄来的寒衣屡屡,归来的时候恐怕已是过了残秋。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人: 美丽的女子。
  • 绝代: 指无与伦比、独一无二。
  • 环佩: 指佩戴的饰物,常用以形容女子的装饰。
  • 惊鸿: 比喻姿态轻盈、美丽,源于古文中形容女子的优雅。
  • 青溪小妹: 指青溪边的小姑娘,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 传书: 送信,书信交流。
  • 淹留: 留恋、滞留。
  • 寒衣: 寒冷季节穿的衣服,寄送的象征关怀。
  • 残秋: 秋天的末期,暗示时间的无情和即将到来的冬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惊鸿”以及“青溪小妹”都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中的典雅形象,表达了对美好女子的向往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情感细腻、描绘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是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错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佳人的思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的追求与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佳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全诗以“佳人绝代”开篇,直接引出诗中所描绘的绝世美人,设定了高雅的基调。接下来的“何处遗环佩”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出诗人对佳人细致入微的关注与思念,环佩的遗落象征着佳人不在,情感的失落。

“约略惊鸿娇意态”一句,运用了“惊鸿”这一优美的意象,突显了女子的轻盈与娇媚,表达了诗人对佳人姿态的赞美。而“恰是青溪小妹”则将这份美好具体化,青溪小妹不仅是理想的化身,也承载了诗人对纯真爱情的追忆。

在后半部分中,诗人转向了对往日约定的遗憾与对未来的担忧,尤其是“传书苦诉淹留”,展现了对相思的无奈与苦楚。结尾的“归时恐过残秋”更是将思念与时间结合,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总之,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人绝代:强调佳人的独特与美丽。
  2. 何处遗环佩:表达对佳人失落的思念与关注。
  3. 约略惊鸿娇意态:形容佳人的姿态轻盈如燕,带有惊艳之感。
  4. 恰是青溪小妹:具体化佳人的形象,传达诗人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5. 传书苦诉淹留:传递情感的无奈,表达对彼此的思念。
  6. 从前言约都休:昔日的约定已不再重要,沉浸于当下的思念中。
  7. 检寄寒衣数袭:寄送寒衣象征关怀,却也暗示离别的无奈。
  8. 归时恐过残秋: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相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惊鸿”比喻佳人的轻盈姿态。
  • 拟人: “传书苦诉”赋予书信人性,表现情感。
  • 对仗: 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绝世佳人的思念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怅然,情感真挚深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佳人: 代表理想女性,象征爱情的美好。
  2. 环佩: 体现女子的娇美与细腻,传达对爱情的珍视。
  3. 惊鸿: 代表轻盈与优雅,暗示对美的向往。
  4. 寒衣: 象征关怀与思念,体现情感的细腻。
  5.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无常,暗示情感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人绝代”是什么意思?

    • A. 佳人很平常
    • B. 佳人独一无二
    • C. 佳人失落
  2. “检寄寒衣数袭”中的“寒衣”象征什么?

    • A. 关怀
    • B. 分离
    • C. 冷漠
  3. 诗中的“青溪小妹”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理想化的女子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汪东的《清平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直接表达个人情感,而汪东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引发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代诗词鉴赏》
  3.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