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2-04 15:31: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作者: 吴潜 〔宋代〕
家山好,好处是三春。
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
锦绣底园林。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
挈携壶从笑傲,
踏青挑菜恣追寻,
赢得个天真。
白话文翻译:
这座家乡真好,最美的时节就是三月春天。
那白色的、红色的花儿争相开放,柳树的枝条轻轻摇曳。
园林如锦绣般的美丽。
快乐的事情,都交给那些悠闲的人。
我提着壶,和朋友们笑谈,
在春天踏青,采摘菜蔬,尽情追寻,
这样才赢得了那份天真无邪的快乐。
注释:
字词注释:
- 家山: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象征春天的美好。
- 白白红红:形容花色鲜艳,生动活泼。
- 袅袅:形容柳树的枝条柔美地摇动。
- 锦绣:形容美丽的景象,如同锦缎一般。
- 行乐事:指享受快乐的事情。
- 挈携:提着,带着。
-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欣赏春景。
- 恣追寻:尽情地去追寻、寻找。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闲适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自然与闲适生活的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清新自然、细腻入微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望江南》写于春天,是诗人对家乡春色的赞美,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描绘春日家乡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呈现于读者眼前。诗开头以“家山好”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和柳树,色彩鲜明,生动形象,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锦绣底园林”更是将园林的美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现出自然的富饶与和谐。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则透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快乐的生活应该由那些能静下心来享受的人来体验。最后,诗人用“挈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描绘了与友人一同享受春日的真实场景,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真挚友谊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清新自然,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机与乐趣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山好,好处是三春。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认为家乡在春天时最美。 -
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
细致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与柳树,色彩鲜艳,形态优美。 -
锦绣底园林。
形容园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彰显了自然的富饶。 -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
暗示享受乐趣的应该是那些能够放松心情的人。 -
挈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
描绘了与友人一起外出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 -
赢得个天真。
表达了追求天真无邪的生活态度,强调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园林比作锦绣,表现其美丽。
- 对仗:如“白白红红”与“丝丝袅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的“腰身”给人以灵动之感,使自然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闲适、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活中的乐趣与纯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山:象征着归属感和故乡情怀。
- 三春:代表春天的美好,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繁荣。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力,体现春天的气息。
- 园林: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山好”的意思是?
a) 家乡美丽
b) 家山远离
c) 家乡贫瘠
答案:a -
诗人描绘的春天中,柳树的形态如何?
a) 笔直
b) 严肃
c) 袅袅
答案:c -
诗中强调“行乐事,都付与闲人”的含义是?
a) 快乐属于忙碌的人
b) 享受生活应由闲适的人来
c) 生活只是工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吴潜的《望江南》与孟浩然的《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吴潜更侧重于家乡的描述和闲适的生活态度,而孟浩然则更注重于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