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26:37

长相思,永别离,愁眉镜觉心谁知。

蛛网闲窗密,鹅笙隔院吹。

年华讵足惜,肠断受恩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永别离,愁眉镜觉心谁知。
蛛网闲窗密,鹅笙隔院吹。
年华讵足惜,肠断受恩时。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思念,永远的离别,我愁苦的眉头在镜子里映照,心里又有谁能知道呢?
窗户上布满了蛛网,院子里传来的鹅鸣声隔着远远的距离。
年华难得,时光不会为我停留,我的心肠因想着曾经的恩情而断裂。

注释

  • 长相思:长久的思念。
  • 愁眉:愁苦的眉头。
  • 镜觉:镜子中的映照。
  • 蛛网:窗户上织成的蛛网,象征封闭和孤独。
  • 鹅笙:鹅的叫声,象征隔离。
  • 年华:年华,时间的流逝。
  • 肠断:心肠断裂,形容极度悲伤。

典故解析

“长相思”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此诗延续了这一传统,表现了对逝去时光和恩情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解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长相思》这一组诗作产生于作者的离别和思念的经历,反映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对友人、亲人深切的怀念与思索。

诗歌鉴赏

《长相思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思念与离别的双重悲痛。开篇“长相思,永别离”直入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接着,“愁眉镜觉心谁知”以自问的方式,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形成与读者的共鸣。

“蛛网闲窗密,鹅笙隔院吹”描绘了一个封闭而寂静的环境,蛛网象征着被遗忘的时光与空间,而鹅鸣声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与沟通的阻隔。后两句“年华讵足惜,肠断受恩时”则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使得整首诗饱含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该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忧虑,具有深远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相思,永别离:表达了长久的思念与永久的别离,直接点出情感主题。
  • 愁眉镜觉心谁知:反映了诗人的愁苦及内心孤独,镜子中愁眉的映照是自我感受的折射。
  • 蛛网闲窗密:窗户被蛛网覆盖,象征着孤立无援的状态。
  • 鹅笙隔院吹:鹅的鸣叫声隔着院子传来,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 年华讵足惜:时光流逝不可逆,诗人感叹珍惜光阴的无力感。
  • 肠断受恩时:因怀念过去的恩情而心痛,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长相思,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愁眉镜觉”与“心谁知”,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鹅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独自承受情感的痛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重的愁苦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蛛网:象征孤独和被困的状态,表现内心的封闭。
  • 鹅笙:象征隔离与距离,凸显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
  • 年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相思”的意思是什么?

    • A. 暂时的思念
    • B. 长久的思念
    • C. 忘记的思念
  2. “蛛网闲窗密”中的蛛网象征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孤独与被困
    • C. 友谊的坚固
  3. 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什么感受?

    • A. 期待
    • B. 无奈与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相思》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王夫之《长相思》李白《相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王夫之更注重环境的描绘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偏重于情感的抒发与浪漫色彩。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夫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