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日愁无遣,青山兴未孤。
板桥缘涧补,木屐信藜扶。
苔色浮碑字,榕阴落酒壶。
他乡拚醉好,归梦亦西湖。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白昼中,愁绪难以排遣,青山依旧,似乎并不孤单。桥板缘着溪涧而建,木屐踏着青苔,悠然前行。青苔的颜色浮现出碑文的字迹,榕树的阴影中放着酒壶。我在他乡拼命地醉酒,归来的梦中依旧是西湖的景色。
注释:
- 白日愁无遣:在明亮的白天里,愁绪无法排遣。
- 青山兴未孤:青山依旧,似乎并不孤单。
- 板桥缘涧补:桥板沿着溪水而建。
- 木屐信藜扶:木屐踩着青苔,悠然前行。
- 苔色浮碑字:青苔的颜色上浮现出碑上的字。
- 榕阴落酒壶:榕树的阴影下放着酒壶。
- 他乡拚醉好:在他乡尽情地喝酒。
- 归梦亦西湖:归来的梦中依旧是西湖的景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象征着美丽与乡愁。诗人可能在异乡思念故土,而西湖则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见龙,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以山水寄托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见龙游历他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异乡游玩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李见龙的《游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他乡游历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白日愁无遣,青山兴未孤”展现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中却无法摆脱愁绪,青山依然挺立,却似乎没有了孤独的感觉,暗示了大自然的陪伴能够缓解内心的忧闷。
接下来的描写“板桥缘涧补,木屐信藜扶”则通过细节展现了游湖的场景,诗人在青苔的陪伴下悠然自得,似乎忘却了烦恼。而“苔色浮碑字,榕阴落酒壶”则通过对景的描写,深化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享受,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结尾的“他乡拚醉好,归梦亦西湖”,表达了游子的游历虽在异乡,但心中对故乡西湖的向往与思念。诗人在醉酒中放松心情,同时也隐含着对归属的渴望,展现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日愁无遣:白天的阳光明媚,但心中的忧愁却难以排遣。
- 青山兴未孤:青山矗立,虽有愁绪,心中依旧不感到孤独。
- 板桥缘涧补:桥板沿着溪涧而建,象征游历的路径。
- 木屐信藜扶:穿着木屐,踩着青苔,轻松愉快。
- 苔色浮碑字:青苔上浮现出的字迹,暗喻历史的沉淀。
- 榕阴落酒壶:在榕树的阴影下,酒壶静静放置,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 他乡拚醉好:在异乡尽情享受醉酒,似乎可以忘却一切。
- 归梦亦西湖:归来的梦中,始终萦绕着西湖的美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与心境相联系,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
- 拟人:青山似乎在与诗人对话,传达出情感的共鸣。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游历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白日:象征明亮的希望,也暗示愁绪的对比。
- 青山:代表坚韧与陪伴,给人以慰藉。
- 木屐:象征简单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的亲近。
- 苔色:历史的沉淀,体现时光的流逝。
- 榕阴:自然的庇护,营造悠闲的氛围。
- 酒壶:象征放纵与享受,暗示对现实的逃避。
- 西湖: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日愁无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兴奋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榕树和酒壶
- B. 青山和西湖
- C. 青苔和桥
-
诗中的“他乡拚醉好,归梦亦西湖”中“归梦”的意象意味着什么?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也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两者均展现了游子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李见龙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精神》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游湖》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