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峰 和六禾宝云道中日光浴之作》
时间: 2025-01-10 21:5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云峰 和六禾宝云道中日光浴之作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爇兰汤。薰沐赋湘累绣口骚肠。
又似水嬉拭垢,凫没鱼翔。
濯从江汉,都输与曝向秋阳。
旷莽界眠红藉绿,颠倒衣裳。
登高不羡招凉。讵犹恋夏云恶木阴长。
正好背偎棉纩,腹晒书囊。
精华嘘吸,通沆瀣气辨青黄。
忍忘却锄禾日午,珠酣淋浪。
白话文翻译
在温热的兰汤中泡澡,感觉如同被香气笼罩,心情愉悦。
又像水中嬉戏,洗去身上的污垢,鸭子潜水,鱼在空中飞翔。
在江汉的水边洗浴,所有的清凉都被阳光晒干。
看那广阔的天地,躺在红色的草地和绿色的树荫中,衣服都颠倒了。
登高望远并不羡慕凉爽,偏偏还恋着夏天的阴凉。
正好背靠着棉被,肚子在阳光下晒着书囊。
吸收着大自然的精华,分辨着气息的清新与浑浊。
怎能忘记在中午锄禾的情景,珠串般的汗水淋漓而下。
注释
- 爇兰汤:指用兰草煮成的热汤,具有香气和舒适感。
- 湘累:代表着湘江的水流和风情。
- 凫没鱼翔:凫指的是鸭子,鱼在水面上翱翔,形象生动。
- 濯:洗涤,洗净。
- 沆瀣气:指水气,湿气,形容涌动的水气。
- 锄禾日午:描述农人在中午时分锄地的情景,传递出夏日的辛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在阳光明媚的夏日,诗人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借助日光浴的情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陶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夏日的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夏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开头部分通过“爇兰汤”将读者带入一个舒适的环境,兰汤的香气和温暖让人感到放松。接着通过“水嬉”与“凫没鱼翔”的对比,展现了夏日水边的生机盎然,鸭子在水中嬉戏,鱼在空中飞翔,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中间部分的“濯从江汉”则更是突出了洗浴的清凉与惬意,诗人将这份清凉与阳光的温暖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而“登高不羡招凉”则显示了诗人对高处凉爽的向往,但又不忘夏天的阴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几句诗意转向,诗人对自然的精华进行吸收,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闲适,忍不住回忆起劳作时的情景,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爇兰汤:开启诗的情境,带出夏日的闲适与香气。
- 薰沐赋湘累绣口骚肠:通过沐浴的愉悦感,表现内心的欢喜。
- 又似水嬉拭垢,凫没鱼翔:生动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象,体现夏日的活力。
- 濯从江汉,都输与曝向秋阳:表达洗去烦恼,享受阳光的惬意。
- 旷莽界眠红藉绿,颠倒衣裳:宽广的自然环境与自在的心态。
- 登高不羡招凉:表现对凉爽的向往,却也恋夏日的阴凉。
- 正好背偎棉纩,腹晒书囊:享受生活的闲适,书卷气息。
- 精华嘘吸,通沆瀣气辨青黄:吸纳自然的精华,分辨天地的气息。
- 忍忘却锄禾日午,珠酣淋浪:回忆起农耕的辛劳与夏日的汗水。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比喻手法描绘自然景象,如“凫没鱼翔”。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使诗意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悠闲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汤:象征清新、高雅的生活方式。
- 水嬉:代表生命的活力和乐趣。
- 秋阳:代表温暖与宁静的心境。
- 书囊:寓意知识与文化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爇兰汤”是什么意思?
- A. 一种茶
- B. 温热的香汤
- C. 一种酒
-
“凫没鱼翔”中的“凫”指的是?
- A. 鸭子
- B. 鱼
- C. 天鹅
-
诗中表露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清凉的秋风
- B. 悠闲的夏日生活
- C. 农忙的劳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的山林气息,与杨玉衔的夏日生机形成对比。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同样表达夏日的闲适,但情感更为沉郁,突出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杨玉衔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