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汤臣弟书》

时间: 2024-09-19 22:05:51

小别又三月,乡心惨不舒。

可怜五十日,才得一封书。

丧乱思同气,艰难况索居。

烽烟方未已,生理复何如。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得汤臣弟书

作者: 李谟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小别又三月,乡心惨不舒。
可怜五十日,才得一封书。
丧乱思同气,艰难况索居。
烽烟方未已,生理复何如。

白话文翻译:

小别已经三个月了,思乡之情愈发难以舒展。
可怜这五十天来,才收到一封信。
在战乱中思念同胞,艰难的生活更增添孤独。
烽火尚未熄灭,生活又将如何呢?

注释:

  • 小别:指短时间的分别,此处指与家乡的分别。
  • :悲痛、难受。
  • :舒展、舒畅。
  •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 丧乱:指战乱和丧失的状态。
  • 同气:指同胞,血缘关系的人。
  • 索居:独自一人,孤独生活。
  • 烽烟:战乱的象征,指战争的烟火。
  • 生理:生活的状态和情况。

典故解析:

“烽烟”一词常用于指代战争和动乱。历史上,烽火台是古代传递战争消息的设施,烽烟代表着国家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谟,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的忧虑。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李谟身处战乱中,因战乱而与家乡分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传达的情感深刻,反映了动荡时代人们的普遍心声。

诗歌鉴赏:

《得汤臣弟书》通过简练的四句诗,展现了李谟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便以“小别又三月”引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三个月的分别让他的乡愁愈发沉重,而五十天只收到一封信,更让这种愁苦加剧。

第二句“可怜五十日”,不仅传达了对信件稀少的无奈,也暗示了在乱世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脆弱。接下来的“丧乱思同气”,深刻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影响,思念同胞的痛苦交织着艰难的生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血脉相连。

最后一句“烽烟方未已,生理复何如”,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了生存的艰辛与不确定性。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李谟用通俗的语言道出了时代的悲剧,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别又三月:表明时间的推移和思乡之情的加深。
  2. 乡心惨不舒:情感的压抑与痛苦,乡愁难以排解。
  3. 可怜五十日:反映信件的稀少,生活的孤独感。
  4. 才得一封书:强调与亲人联系的困难。
  5. 丧乱思同气:在动乱中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血缘之情的深厚。
  6. 艰难况索居:孤独生活的艰辛,生活的困顿。
  7. 烽烟方未已:暗示战乱仍在继续,生活的动荡不安。
  8. 生理复何如: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乡心惨不舒”和“丧乱思同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烽烟”象征战争,增强情感的表达。
  • 排比:反复提及时间与孤独,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深刻反映了历史动荡时期人们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小别:象征亲情的分离。
  2. 乡心:代表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3. 烽烟:象征战乱与动荡,代表社会的不安定。
  4. 信件: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乡心惨不舒”,这是指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生活的满意
    • C. 对战争的期待
  2. “烽烟方未已”意味着什么?

    • A. 战争结束了
    • B. 战争仍在继续
    • C. 生活安宁
  3. 李谟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在家庭团聚的渴望,李谟则更强调对故乡的忧虑与动乱的影响。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白居易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谟则聚焦于社会动荡下的人生困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李谟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