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时间: 2025-01-11 12:58:32意思解释
南楼令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原文展示:
秋到舵楼尖。波平湿翠嵌。有冷云黏住孤帆。几点潇湘篷背雨,和别泪,上青衫。剪烛共谁谭。霜催酒力酣。怎重衾添了还添。今夜蘋花明月里,吹笛到,古江南。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舵楼的尖顶上显得格外清冷。波平如镜,湿润的翠色映衬在水面上。冷云紧紧地粘住了孤舟,几滴雨水洒在潇湘的船篷上,夹杂着分别的泪水,渗透了我的青衫。烛光摇曳,和谁在一起谈心?霜降催促着酒意正浓,怎能在重叠的被褥中再添一层?今夜在芹花与明月的映衬下,吹响笛音,直至古老的江南。
注释:
- 舵楼尖:指的是船上的舵楼,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 波平湿翠嵌:水面平静,湿润的绿色映衬在水中。
- 孤帆:孤独的帆船,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情感。
- 潇湘:指的是湘江,常用作美丽的江南风景。
- 青衫:指的是衣服,象征诗人自己的情感。
- 剪烛共谁谭:在烛光下与谁对话,表现孤独感。
- 霜催酒力:秋霜来临,酒意更加浓厚。
- 蘋花明月:描绘了美丽的夜景,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蓉山,晚号蓉亭,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尤以词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尤其在山水田园题材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创作背景:
《南楼令》创作于秋季,正值作者对江南水乡的思念之情,可能与个人的经历和情感有关。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楼令》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乡的宁静与孤独。开篇“秋到舵楼尖”,将秋天的氛围迅速渲染出来,接着“波平湿翠嵌”,既描绘了水面的平静,又暗示了内心的波动。诗人通过“冷云黏住孤帆”来渲染孤独的情感,孤舟在水中显得格外渺小,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尤其是“几点潇湘篷背雨,和别泪,上青衫”,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雨水与泪水的融合,体现了离别的悲伤和深深的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浓厚情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到舵楼尖”:引入季节,设定孤独的场景。
- “波平湿翠嵌”:描绘水面如镜,映衬秋天的湿润。
- “有冷云黏住孤帆”:孤舟在冷云中,象征离别的孤独。
- “几点潇湘篷背雨,和别泪,上青衫”:潇湘的雨水与别离的泪水交融,体现诗人内心的痛楚。
- “剪烛共谁谭”:在烛光下的孤独,表现对陪伴的渴望。
- “霜催酒力酣”:秋霜来临,酒意浓厚,暗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 “怎重衾添了还添”:重叠的被褥,表现心中无尽的思念。
- “今夜蘋花明月里,吹笛到,古江南”:结尾描绘美丽的夜景,表达对古江南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苦楚比作雨水。
- 拟人:将霜催促酒力,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剪烛共谁谭”与“霜催酒力酣”,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舵楼:象征航行与方向,寄托情感的寄托。
- 孤帆:象征孤独与离别。
- 雨水:象征泪水,传达思念与伤感。
- 明月:象征明亮和希望,常与思乡之情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到舵楼尖”中“尖”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尖锐
- B. 高处
- C. 端点
- D. 清冷
- “冷云黏住孤帆”中“黏”字的作用是什么?
- A. 描述孤帆
- B. 形容天气
- C. 表达情感
- D. 描绘景色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另一首词,融合了豪情与对自然的描写。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与《南楼令》在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之气,而易顺鼎更显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