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松庵》

时间: 2025-01-27 03:29:12

受命独也正,岿然十八公。

人独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受命独也正,岿然十八公。
人独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他受命于人,但他却能独自保持正直,像那高耸的松树一样屹立不倒。即便他人不理解他的立场,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外界的压力妥协。

注释

  • 受命:接受命令,这里指代受到他人的委托或责任。
  • 岿然:形容高大而稳固的样子,表示坚定不移。
  • 十八公:指的是古代的高人、隐士,象征一种超然的境界。
  • :不是,否定词。
  • :松树,常被用作坚韧、耐寒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华,号清逸,宋代诗人,晚期文人,著名的隐士与诗人,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他的诗风清新,富有哲理,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魏了翁隐居南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态度与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事,表达对政治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个人信念的坚持以及对外界喧嚣的淡然。诗中以“松”作为象征,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松树在严寒中依旧挺立,寓意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愿随波逐流,保持自我。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因许多文人面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选择沉默或妥协,而魏了翁却选择了坚守,表现出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自我坚持。诗的最后一句“胡然不如松”更是直接表明了他对松树的赞美,强调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受命独也正:表明自己虽然接受了他人的命令,但仍然保持独立的正直。
  2. 岿然十八公:暗示自己如同古代隐士般坚定不移,具有高尚的情操。
  3. 人独匪正命:说明他人并不理解他的选择,甚至可能会否定他的正直。
  4. 胡然不如松: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松树的坚韧更值得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自己的品格,表达坚韧与不屈。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对立与冲突感。
  • 排比:通过重复的结构,强调了诗人的坚定立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的坚守与高洁的品德,尽管身处困境与误解,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宛如松树般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于表达隐士的理想与追求。
  • :代表他人的期望与社会责任,突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象征着什么? A. 冒险
    B. 坚韧与正直
    C. 逃避现实

  2. “岿然”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愤怒
    B. 坚定不移
    C. 疲惫

  3. 诗人的态度是: A. 随波逐流
    B. 坚持自我
    C.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展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魏了翁《松庵》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隐逸生活的价值,但魏了翁更加强调个人信念的坚守,而王维则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魏了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