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时间: 2025-04-28 03:59:41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

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作者:苏轼 〔宋代〕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
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
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
为道别来心与绪。


白话文翻译

夜深三更,雨打在梧桐叶上,
惊醒了我的梦魂,却无处可寻。
夜凉如水,枕和竹席已经暗示秋天到来,
更能听到寒蝉急促的鸣叫声。
梦中清晰地回忆起来时的路,
仿佛仍在江边亭子里醉酒歌舞。
酒杯前必定有问候你的人,
为了告别,心中满是依依不舍的情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更:古代夜间的时间划分,指夜深时分。
  • 惊破:惊醒、打破。
  • 梦魂:梦中的灵魂,指梦境中的情感和思绪。
  • 枕簟:指枕头和竹席,表示床铺。
  • 寒蛩:寒蝉,秋天的蝉鸣。
  • 机杼:织布的工具,这里比喻忙碌的生活。
  • 历历:清晰、鲜明。
  • 江亭:江边的亭子,常作为聚会或饮酒的场所。
  • 尊前:酒杯前。

典故解析:

  • 江亭醉歌舞:这一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青春的欢乐与挥霍,表现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苏轼晚年,时值政治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复杂而深沉。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通过描绘夜雨与梦境,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受。开篇的“梧桐叶上三更雨”以细腻的描写引入,雨声不仅打破了夜的宁静,更唤醒了深藏于心的思绪,令人心生惆怅。

诗中“夜凉枕簟已知秋”一句,借用“秋”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暗喻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更听寒蛩促机杼”则展现出一种急促的生活节奏,似乎在与时间赛跑,却又感受到深秋的凉意。梦中“历历来时路”又让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仿佛在江边的亭子里,依旧可以听到欢声笑语,展现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与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词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梧桐叶上三更雨:夜深时分,雨声打在梧桐树叶上,营造出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
  2. 惊破梦魂无觅处:雨声惊醒了梦中的灵魂,却找不到梦的归宿,表达了对往事的迷惘与思念。
  3. 夜凉枕簟已知秋:夜晚变凉,床上的枕头和竹席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4. 更听寒蛩促机杼:在这样的夜晚,更能听到急促的寒蝉鸣叫,暗示生活的忙碌与紧迫感。
  5. 梦中历历来时路:梦中清晰地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6. 犹在江亭醉歌舞:仿佛仍在江边的亭子里,沉醉于歌舞之中,展现出青春的欢乐与美好。
  7. 尊前必有问君人:酒杯前必定有问候你的人,表明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关怀。
  8. 为道别来心与绪:为了道别而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梦魂”来比喻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 拟人:将“雨”赋予了惊醒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词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与梦境,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现实孤独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梧桐叶:象征孤独与思念,常与离别相关联。
  2. 三更雨:代表夜深和宁静,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3. 寒蛩: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
  4. 江亭: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是聚会和欢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更雨”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11点
    • B. 半夜12点
    • C. 清晨
    • D. 黄昏
  2. “寒蛩促机杼”中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鸟
    • B. 秋天的蝉
    • C. 夏天的虫
    • D. 春天的花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青春的追忆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离别的惆怅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苏轼更侧重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倾向于个人情感和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词集》
  2. 《宋代文学概论》
  3.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