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访董伯元于玉溪李子麒招饮得吟字》

时间: 2025-04-27 17:05:09

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

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

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

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

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

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

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

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别乖致书,暂喜能盍簪。
访旧获新益,式契求友心。
半生绍箕裘,常恐力不任。
栖迟就荒陋,孰使殷忧深。
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
虚斋坐超越,庶以开烦襟。
杯盘劳亲朋,幽赏难重寻。
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

白话文翻译

很久没有联系,今天终于能写信,心中感到一丝喜悦。
探访旧友,收获了新的情谊,彼此的心灵更加契合。
半生以来承袭着祖辈的衣钵,常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
栖息在荒凉的地方,谁能使我心中忧虑沉重。
溪水的光亮清澈明亮,露气在高高的林间飘浮。
在空旷的书斋中坐着,或许能打开我烦闷的心境。
与亲朋共聚的杯盘劳顿,幽静的赏景难以重寻。
聊以分享这份快乐,写下这清夜的吟唱。

注释

  • 乖致:乖巧地写信,致意之意。
  • 盍簪:古代文人常用的互赠文具,表示友好。
  • 绍箕裘:承继父辈的衣钵,意指家族的传承。
  • 栖迟:停留、栖息的意思。
  • 殷忧:深重的忧虑。
  • 湛虚明:形容溪水清澈明亮。
  • 虚斋:空荡的书斋,表达一种清静的境界。
  • 幽赏:安静而深远的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约1240-1300),字公辅,号石林,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感情和哲理,风格豪放,善用对仗和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日,作者在玉溪拜访友人董伯元,借此机会吟咏抒怀,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新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陈亮的《秋日访董伯元于玉溪李子麒招饮得吟字》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篇。诗的开头以“久别乖致书”引入,表达了作者与董伯元的久别重逢之情,接着通过“访旧获新益”展现了友情的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友情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紧密结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溪光湛虚明”和“露气浮高林”,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清澈与宁静。虚斋的意象则暗示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最后,诗的结尾“聊持合并乐,写作清夜吟”更是将友谊与诗的创作结合,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朋友相聚的快乐与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细腻,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陈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别乖致书:长时间未见,写信表达心意。
  2. 暂喜能盍簪:一时的喜悦,互赠文具以示友好。
  3. 访旧获新益:探访旧友,收获新的情感与友情。
  4. 式契求友心:寻求心灵的契合,彼此更加亲近。
  5. 半生绍箕裘:半生以来承继家族的传统。
  6. 常恐力不任:常常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
  7. 栖迟就荒陋:在荒凉的环境中栖息,感到无奈。
  8. 孰使殷忧深:谁让我的忧虑加深?
  9. 溪光湛虚明:溪水清澈明亮,象征内心的澄澈。
  10. 露气浮高林:露水在高林间飘浮,展现自然之美。
  11. 虚斋坐超越:在空荡的书斋中,感到超然。
  12. 庶以开烦襟:也许能打开内心的烦忧。
  13. 杯盘劳亲朋:与亲友聚会,共享快乐的时光。
  14. 幽赏难重寻:幽静的欣赏难以再现。
  15. 聊持合并乐:勉强分享这份快乐。
  16. 写作清夜吟:在清冷的夜晚,写下吟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溪光湛虚明,露气浮高林”。
  • 意象:溪水、露气、书斋等意象交织,形成诗的核心情感。
  • 比喻: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人生哲学展开,表现出对旧时友情的珍重及对新情谊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反思个人的处境,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光: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内心的明亮。
  • 露气:代表自然的清新,亦寓意希望与生机。
  • 虚斋:暗示内心的清静与超脱,追求真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久别乖致书”指的是: A. 书信的内容
    B. 朋友间的久别重逢
    C. 诗人的烦恼

  2. “溪光湛虚明”中的“湛”字意为: A. 深
    B. 明亮
    C. 清澈

  3. 诗中提到的“虚斋”象征: A. 繁华
    B. 超然与宁静
    C. 友谊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本诗同样涉及友情与酒宴,但更强调豪放与豪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与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1. 陈亮《元代诗选》
  2. 《中国古诗词鉴赏》
  3. 《元代文学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对陈亮的《秋日访董伯元于玉溪李子麒招饮得吟字》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