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砚》
时间: 2025-01-26 01:4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铜雀砚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歌舞人已死,台殿栋已倾。
旧基生黑棘,古瓦埋深耕。
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
筑紧风雨剥,埏和铅膏精。
不作鸳鸯飞,乃有科斗情。
磨失沙砾粗,扣知金石声。
初求畎亩下,遂厕几席清。
入用固为贵,论古莫与并。
端溪割紫云,空负世上名。
韩著毛颖传,何独称陶泓。
傥以较岁年,泓当视如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和器物的追忆与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繁华的歌舞表演已不复存在,华丽的宫殿也已倾塌,留下的只是黑色的荆棘与深埋的瓦片。即使是用美玉制成的砚台,早已腐朽,松木的梁柱轻如尘埃。建筑物遭受风雨侵蚀,制作精良的铅膏也难以保全。昔日的情感不再如同鸳鸯共舞,反而是斗争与竞争的象征。经过磨砺,砚台失去了原有的粗犷,敲打时却能发出如金石般的声音。最初渴望的田畴,现在却仅能与清雅的席子并存。使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论及古代的器物,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提并论。虽然端溪砚名扬天下,却也空负了人们的期待。提到韩愈与毛颖的传记,何以单单称赞陶渊明?如果要比拼岁月的流逝,陶渊明应该被视作我的兄长。
注释
- 歌舞人已死:指过去的歌舞表演者已经去世,暗示文化的衰退。
- 台殿栋已倾:形容曾经辉煌的建筑已经坍塌,表现出历史的无情。
- 旧基生黑棘:旧址长出了黑色的荆棘,象征荒废与凋零。
- 玉质先骨朽:用玉石制成的东西也已经腐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筑紧风雨剥:建筑在风雨中受到侵蚀,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摧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山隐,宋代著名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常蕴含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梅尧臣通过对古物的追忆,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铜雀砚》通过对古器物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诗中所提到的“歌舞人已死”与“台殿栋已倾”,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的描写,更是对精神文化的追问与反思。通过“旧基生黑棘”和“古瓦埋深耕”,诗人展现了曾经繁华的衰败,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在语言上,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历史的沉浮。后半部分提到的“端溪割紫云”,则隐喻了文化的珍贵与易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珍惜。整首诗在对比中显得更加深沉,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清醒,情感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舞人已死:引入主题,暗示文化的衰落。
- 台殿栋已倾:描绘曾经辉煌的建筑已倾倒,象征历史的毁灭。
- 旧基生黑棘:荒废的土地上长出荆棘,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 玉质先骨朽:美玉制品早已腐朽,象征物质的短暂。
- 松栋为埃轻:轻如尘埃的松木,强调物质的脆弱。
- 筑紧风雨剥:建筑被风雨侵蚀,呈现出历史的痕迹。
- 埏和铅膏精:精美的制作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 不作鸳鸯飞:情感的冷却与竞争的升温。
- 磨失沙砾粗:经过磨砺,砚台失去粗糙的特性。
- 扣知金石声: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内在的价值。
- 初求畎亩下:渴望简单的田园生活。
- 遂厕几席清:与清雅的生活相伴。
- 入用固为贵:强调实用价值。
- 论古莫与并:古器物的独特性。
- 端溪割紫云:端溪砚的名声与美感。
- 空负世上名:尽管名声在外,却未能真正体现价值。
- 韩著毛颖传:提及古代文人之作。
- 何独称陶泓:质疑陶渊明的特殊地位。
- 傥以较岁年:若以时间为标准。
- 泓当视如兄:陶渊明应被视为兄长,强调对文化传承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玉质先骨朽”来传达物质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浓厚的历史意象,如“歌舞”、“台殿”,使人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强调了实用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舞:代表文化的繁荣与活力。
- 台殿:象征权力与荣耀。
- 黑棘:荒凉与凋蔽的象征。
- 玉质:美好与珍贵的象征。
- 风雨:时间的侵蚀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怀念?
- A. 歌舞人已死
- B. 端溪割紫云
- C. 不作鸳鸯飞
- D. 初求畎亩下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黑棘”象征着___。
-
判断题:梅尧臣在诗中认为古器物的实用性比其名声更重要。 (对/错)
答案:
- A
- 荒废与凋零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梅尧臣《铜雀砚》与陶渊明《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梅尧臣更侧重于物质的消逝,而陶渊明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