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安国求砚》
时间: 2025-02-04 16:0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均葬鱼腹,贾傅问服臆。挽我来访古,穷鬼信有力。敢恨客毡寒,私喜无吏责。稍稍集韦布,时时论文墨。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陶泓耐久朋,笑我玄尚白。今代谢叔源,人物居第一。诗来招石友,愿费黄金镒。冰丝固希有,雾縠亦罕得。何以报明珠,更觉意羞涩。回首歙溪上,寂寞子云宅。当求玉堂样,特来献词伯。胸中五色丝,一用可华国。视草须若人,携之上文石。
白话文翻译
灵均葬身于鱼腹之中,贾傅询问内心的疑惑。挽着我来访古迹,穷鬼确实有力。我不敢怨恨客居的寒冷,私下里却高兴没有官吏的职责。渐渐地聚集了韦布,时常讨论文墨。在清澈的湘水中洗濯冠缨,拄着笏板面对碧绿的湘山。陶泓(砚台)是我耐久的朋友,嘲笑我玄学尚白。如今谢叔源,人物居于第一。诗来招引石友,愿意花费黄金。冰丝固然稀有,雾縠也难得。如何回报明珠,更觉得意羞涩。回首望向歙溪之上,寂寞的子云宅。应当寻求玉堂的样式,特意来献给词伯。胸中的五色丝,一旦使用可以华丽国家。审视草木需要这样的人,携带着上文石。
注释
- 灵均:指屈原,因其字灵均。
- 贾傅:指贾谊,西汉文学家、政治家。
- 服臆:内心疑惑。
- 穷鬼:指贫穷的境遇。
- 韦布:指粗布衣,代指贫寒之士。
- 濯缨:洗濯冠缨,比喻清高。
- 拄笏:拄着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笏板。
- 陶泓:砚台的别称。
- 谢叔源:指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冰丝、雾縠:均指珍贵的丝织品。
- 明珠:比喻珍贵的礼物。
- 子云宅:指子云的居所,子云为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
- 玉堂样:指高雅的样式。
- 词伯:指文学界的领袖。
- 五色丝:比喻才华。
- 视草:审视草木,比喻审阅文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炎在与友人谢安国交流砚台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忆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和友情的深厚情感。诗中“灵均葬鱼腹”、“贾傅问服臆”等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而“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等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清高自守的形象。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均葬鱼腹:借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 贾傅问服臆:借用贾谊的典故,表达内心的疑惑。
- 挽我来访古:表达与友人一同访古的情景。
- 穷鬼信有力:自嘲贫穷但有力。
- 敢恨客毡寒:表达不怨恨客居的寒冷。
- 私喜无吏责:私下高兴没有官吏的职责。
- 稍稍集韦布:渐渐聚集了贫寒之士。
- 时时论文墨:时常讨论文墨。
- 濯缨湘水清:洗濯冠缨,比喻清高。
- 拄笏湘山碧:拄着笏板面对碧绿的湘山。
- 陶泓耐久朋:砚台是耐久的朋友。
- 笑我玄尚白:嘲笑我玄学尚白。
- 今代谢叔源:如今谢叔源,人物居于第一。
- 诗来招石友:诗来招引志同道合的朋友。
- 愿费黄金镒:愿意花费黄金。
- 冰丝固希有:冰丝固然稀有。
- 雾縠亦罕得:雾縠也难得。
- 何以报明珠:如何回报珍贵的礼物。
- 更觉意羞涩:更觉得意羞涩。
- 回首歙溪上:回首望向歙溪之上。
- 寂寞子云宅:寂寞的子云宅。
- 当求玉堂样:应当寻求高雅的样式。
- 特来献词伯:特意来献给文学界的领袖。
- 胸中五色丝:胸中的才华。
- 一用可华国:一旦使用可以华丽国家。
- 视草须若人:审视草木需要这样的人。
- 携之上文石:携带着上文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均葬鱼腹”、“陶泓耐久朋”等。
- 拟人:如“穷鬼信有力”、“笑我玄尚白”等。
- 对仗:如“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忆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清高自守和才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均:屈原,象征古代文人的清高。
- 贾傅:贾谊,象征内心的疑惑。
- 湘水、湘山:象征清高自守。
- 陶泓:砚台,象征文学创作的工具。
- 冰丝、雾縠:象征珍贵的礼物。
- 子云宅:象征寂寞的居所。
- 玉堂样:象征高雅的样式。
- 五色丝:象征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灵均葬鱼腹”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屈原 B. 贾谊 C. 谢安 D. 扬雄
-
“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中的“濯缨”和“拄笏”分别象征什么? A. 清高和官职 B. 洗濯和拄着笏板 C. 清高和拄着笏板 D. 洗濯和官职
-
诗中“今代谢叔源,人物居第一”中的“谢叔源”指的是谁? A. 谢安 B. 谢灵运 C. 谢朓 D. 谢道韫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王炎的这首诗都体现了对文学和友情的追求,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展现了豪放的气概,与王炎的细腻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王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