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能消独况,愁不解三吁。
快节家悬艾,寒飓景逼榆。
簪花羞短发,斗草命长须。
性癖耽吟苦,萧然守病癯。
白话文翻译:
饮酒可以消解独自的苦闷,但愁苦却不能通过三次叹息来解除。家中节日的快乐被艾草悬挂,寒风猛劲逼近榆树。簪花时我因短发而感到羞愧,和朋友斗草时我却命生得长须。我的性情和爱好沉迷于吟咏之中,虽然身体虚弱,却宁愿孤独守着这份清瘦。
注释:
- 饮能消独况:饮酒可以消解孤独的状态。
- 愁不解三吁:愁苦无法通过叹息三声来解除。
- 快节家悬艾:节日的快乐被挂在家中的艾草象征。
- 寒飓景逼榆:寒冷的飓风逼近榆树。
- 簪花羞短发:用花簪点缀短发而感到羞愧。
- 斗草命长须:和朋友嬉戏斗草,自己却命生得长须。
- 性癖耽吟苦:性情和爱好沉迷于吟咏,感到痛苦。
- 萧然守病癯:宁愿孤独地保持虚弱的身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应斗(约1580-1640),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带有个人情感,关注生活细节,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明末,社会动荡,生活不安,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了个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五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开篇的“饮能消独况”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无奈,然而愁苦却并非能用叹息来解除,显示了其内心的苦闷和无力感。接下来的画面描绘了节日的快乐与寒冷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艾草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却又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用“簪花羞短发”来表露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与不安,短发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联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情和对吟咏的执着,尽管身体虚弱,内心却仍然坚持着一种清高与孤独的守望。这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读来让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饮能消独况:表达了通过饮酒来缓解孤独的尝试。
- 愁不解三吁:无论怎样叹息,内心的忧愁始终难以解除。
- 快节家悬艾:家庭的节日氛围被艾草的悬挂所映衬,但其中也透出一丝冷意。
- 寒飓景逼榆:寒风的侵袭让景象显得更加凄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簪花羞短发:短发使诗人感到羞愧,表明了对自己形象的不满。
- 斗草命长须:与朋友嬉闹,却因命运所致感到无奈。
- 性癖耽吟苦:沉迷于吟咏的苦乐交织。
- 萧然守病癯:以清瘦的身躯守护内心的寂寞与独立。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快节家悬艾”与“寒飓景逼榆”的对仗,形成了节日与寒冷的强烈对比,反映了诗人的复杂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饮酒:象征着逃避与消解孤独的手段。
- 艾草:节日的象征,同时也暗含凄凉。
- 寒飓:代表外界的冷酷与不安。
- 簪花:青春与美好的象征,反映了对美的追求与失落。
- 长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应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快节家悬艾”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快乐的节日
- B. 伤感的氛围
- C. 自然的美好
- D. 生活的无奈
-
“簪花羞短发”中的“短发”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苍老
- C. 青春
- D. 忧伤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应斗与李白的作品都有孤独的主题,但李白的《月下独酌》更显豪放与洒脱,而王应斗则更显细腻与沉重。两者虽然都探讨了孤独,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应斗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王应斗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