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阛阓烧残遍垝垣,
徘徊难觅旧居门。
老兵病卧前相问,
为指孤吟阁尚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后的场景,街道和围墙都被焚毁了,作者在这里徘徊,却难以找到自己曾经的家门。一个老兵病卧在床,向他打听情况,而他指向的却是那座孤零零还存在的吟阁。
注释:
- 阛阓:指集市或街道。
- 垝垣:指围墙或围栏。
- 徘徊: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表示犹豫或寻找。
- 旧居门:指自己以前居住的地方的门。
- 老兵:曾经参加过战争的人。
- 孤吟阁:指一个孤独的吟唱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怀旧。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老兵”与“孤吟阁”可以映射出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主题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约1642年-约1710年),字季澄,号白兰,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许多人因战乱失去家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旧居的怀念,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后的废墟景象。开头两句“阛阓烧残遍垝垣”形象地展现了一个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却满目疮痍,令人心痛。而“徘徊难觅旧居门”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作者在废墟中徘徊,寻找的不是物质上的家,而是心灵的归属。接着,诗中提到的“老兵”,既是战乱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承载者,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向后来者述说着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最后一句“为指孤吟阁尚存”则暗示着在这片废墟中,尽管一切都在变化,但仍有一些东西是可以依靠的,比如那座孤独的吟阁,它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家园和对文化的坚守。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战争过后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阛阓烧残遍垝垣:描绘了战后街道和围墙的残破情景,传达出一种苍凉感。
- 徘徊难觅旧居门: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失落。
- 老兵病卧前相问:老兵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记忆,他的询问暗示着对生活的关心。
- 为指孤吟阁尚存:指向吟阁的存在,象征着文化与精神的延续,给人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阛阓烧残”和“遍垝垣”,形成整齐的音韵效果。
- 意象:通过“阛阓”、“孤吟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与希望并存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废墟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对文化的坚守,展现了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和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阛阓:象征着繁荣与热闹的消逝。
- 垝垣:代表着人们曾经的生活空间与安全感的丧失。
- 老兵:承载着历史与记忆,象征着过去的苦难。
- 孤吟阁: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延续,尽管环境恶劣,但精神依然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吟阁”象征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文化与精神的延续
C. 财富的积累
D. 自然的美丽 -
诗人对旧居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充满怀念与失落
C. 愤怒与悲伤
D. 兴奋与期待 -
诗中提到的“老兵”主要代表什么? A. 战争的赢家
B. 历史的见证者
C. 新一代的希望
D. 无业游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钱澄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表达了对家园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但钱澄之的诗更加聚焦于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杜甫则更为宏观,展现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