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四》

时间: 2025-01-27 03:24:16

夜来风,愁掩月。

蕉雨滴窗寒咽。

憔悴了,几黄昏。

驶光春半分。

湖畔路。

木兰渡。

惆怅梦魂前度。

衾枕冷,鬓眉低。

厌听啼晓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来风,愁掩月。蕉雨滴窗寒咽。憔悴了,几黄昏。驶光春半分。湖畔路。木兰渡。惆怅梦魂前度。衾枕冷,鬓眉低。厌听啼晓鸡。

白话文翻译:

夜里刮起风,愁绪遮住了月光。蕉叶上的雨点滴落在窗上,寒意让人感到窒息。我已憔悴,不知经过了多少个黄昏。春光已经过去一半,湖边的小路和木兰渡口,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惆怅与思念。被子和枕头都凉了,鬓发低垂,心情沉重。厌倦了听晓鸡的啼叫声。

注释:

  • 蕉雨:指的是蕉树上雨水滴落的声音,蕉树多生长在南方,暗示环境的湿润与惆怅。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思念而显得疲惫、消瘦。
  • 湖畔路:湖边的道路,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木兰渡: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衾枕冷:形容床被和枕头都凉了,暗示孤独和寂寞。
  • 厌听啼晓鸡:表示对清晨的厌倦,晓鸡的叫声让人更加感到孤独和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在诗作中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更漏子 其四》创作于吴湖帆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诗中渗透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夜晚孤独与愁苦的深切体验。开篇“夜来风,愁掩月”,以风和月亮的对比,点明了诗人的忧愁情绪。接下来的“蕉雨滴窗寒咽”,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雨夜的寒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压抑。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湖畔的路和木兰渡带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思念。最后几句“衾枕冷,鬓眉低”,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对生活的厌倦与对晨曦的排斥。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美感,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押韵,使得读者在朗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悠然的节奏感。吴湖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孤独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来风,愁掩月:夜晚的风吹来,愁绪遮住了明亮的月光,暗示了内心的忧愁。
  • 蕉雨滴窗寒咽:蕉树上的雨水在窗户上滴落,寒冷的气息让人感到压抑。
  • 憔悴了,几黄昏:因愁苦而显得憔悴,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个黄昏。
  • 驶光春半分:春天的光景已过了一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湖畔路,木兰渡:描绘湖边的道路和木兰渡口,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 惆怅梦魂前度:对往昔梦境的惆怅与追忆。
  • 衾枕冷,鬓眉低:床被和枕头都凉了,鬓发低垂,显示孤独和疲惫。
  • 厌听啼晓鸡:对清晨鸡鸣声的厌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厌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与愁结合,描绘情感的沉重。
  • 拟人:将雨滴比作悲伤的声音,增添诗意。
  • 对仗:如“衾枕冷,鬓眉低”,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探讨了孤独、思念与时间流逝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和无常。
  • :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代表悲伤和忧愁。
  • 湖畔路、木兰渡:象征着回忆与往昔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蕉雨滴窗寒咽”描述了什么意象?

    • A. 温暖的春天
    • B. 寂静的夜晚
    • C. 悲伤的雨夜
    • D. 明亮的月光
  2. 诗中“衾枕冷,鬓眉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无奈
    • C. 兴奋
    • D. 满足

答案:

  1. C. 悲伤的雨夜
  2. B. 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比较《更漏子 其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孤独的感慨,但吴湖帆更加注重环境描写,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李某某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张某某
  • 相关的古典诗词集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