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望亭六首》

时间: 2024-09-19 22:11:19

暮鸿作阵猛相追,风有何忙也急吹。

恼杀诗人真枉却,云窗雾合不曾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望亭六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暮鸿作阵猛相追,
风有何忙也急吹。
恼杀诗人真枉却,
云窗雾合不曾知。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鸿雁成群结队急速飞来,
风为何如此急促地吹动呢?
真让人恼火的是,诗人对此感到无奈,
在云雾交织中,我却对此毫无所知。

注释:

  • 暮鸿:黄昏时候的鸿雁。
  • :队形,指鸿雁成群飞行。
  • 恼杀:极其恼火,形容心情的烦恼。
  • 真枉却:指感到非常无奈和烦恼。
  • 云窗雾合:形容云雾弥漫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鸿雁”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离别或思乡之情,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有一定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其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过望亭六首》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抒发情感。诗中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鸿雁飞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首句“暮鸿作阵猛相追”,描绘了黄昏时分,成群的鸿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壮观场面,生动形象。接下来的“风有何忙也急吹”,则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现象的疑惑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风的急促感到困惑。第三句“恼杀诗人真枉却”,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无奈,面对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烦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云窗雾合不曾知”则呈现出一种愁绪,诗人似乎被笼罩在云雾之中,无法看清前路,体现了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鸿作阵猛相追:黄昏时的鸿雁组成阵形,急速飞行,展现出一种壮观的场面。
  2. 风有何忙也急吹:对风急促的疑惑,表明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3. 恼杀诗人真枉却:诗人因无法理解自然现象而感到烦恼,暗示生活的无奈。
  4. 云窗雾合不曾知:在云雾弥漫中,诗人感到迷茫与无助,意象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比作阵形,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风被赋予了“忙”的特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描绘黄昏的鸿雁与风的急促,表达了个人内心的烦恼与对生活的迷茫,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着自由、离别与思乡之情。
  • :象征着变化无常,暗示生活的无常与不可预测。
  • 云窗雾合:象征着困惑与迷茫,表达人生的复杂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暮鸿”指的是什么? A. 黄昏时的鸟
    B. 早晨时的鸟
    C. 夜间的鸟
    D. 任何时间的鸟

  2. 诗人对风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高兴
    B. 疑惑
    C. 愤怒
    D. 无所谓

  3. “云窗雾合”的含义是: A. 天空晴朗
    B. 迷茫与困惑
    C. 自然美景
    D. 诗人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杨万里:两位诗人在自然描绘上各有千秋,陆游的诗更加苍凉,而杨万里的则更显生动与细腻。
  • 范成大与杨万里:两者都关注生活与自然,但范成大的诗更偏向于田园风光,而杨万里则更关注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词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