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丈亭》

时间: 2025-01-26 02:41:11

玄云垂天暗如漆,橹声呕轧知船行。

南风忽起卷云去,江月已作金盆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丈亭
陆游 〔宋代〕

玄云垂天暗如漆,
橹声呕轧知船行。
南风忽起卷云去,
江月已作金盆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阴云密布的夜景,乌云像漆黑的幕布垂挂在天际,划船的声音在耳边轰鸣,似乎能够感受到船在水面上前行的情景。突然南风吹起,卷走了云层,江面的明月像一个金色的盆子倒映在水面上,显得分外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玄云:深黑色的云。
  • 垂天:低垂在天空中。
  • 暗如漆:形容黑暗得如同漆一样。
  • 听到橹声:“呕轧”是形容橹划水的声音。
  • 南风:指从南方吹来的风。
  • 卷云去:卷起云层飘走。
  • 江月:指江上的月亮。
  • 金盆:形容月亮的明亮与圆满。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江月”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清冷和孤独的情感,代表着诗人心境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忧虑,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陆游心系国家与人民,常在诗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发丈亭》是陆游在一个夜晚所写,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开篇“玄云垂天暗如漆”,在视觉上给人以压迫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橹声呕轧知船行”,通过听觉表现船行的状态,仿佛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最后两句“南风忽起卷云去,江月已作金盆倾”,展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转机,南风吹来,乌云散去,月亮明亮如金盆,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云垂天暗如漆”:描绘夜空中的云层,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橹声呕轧知船行”: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的动态感,体现了船在水中前进的状态。
  • “南风忽起卷云去”:转折处,南风的到来象征着变化,代表着希望的出现。
  • “江月已作金盆倾”: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盆”形容明亮的月亮,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国家前途的思索,展现出一种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云:象征压抑的情感。
  • 橹声: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奋斗。
  • 南风:象征变化与希望。
  • 江月:象征美好与光明的前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玄云垂天”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晴空万里
    B. 乌云密布
    C. 细雨纷飞

  2. “南风忽起卷云去”中,南风象征着什么?
    A. 暴风雨
    B. 变化与希望
    C. 无法改变的现实

  3. 诗的最后一句“江月已作金盆倾”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希望?
    A. 银色的月亮
    B. 金色的月亮
    C. 朦胧的月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陆游的《发丈亭》更注重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陆游的诗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