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未穷。
农事渐兴人满野,霜寒初重雁横空。
参差楼阁高城上,寂历村墟细雨中。
新买一蓑苔样绿,此生端欲伴渔翁。
白话文翻译:
横塘的南北都有埭堤,东边西边也都分明。我拄着拐杖,闲适自得,乐趣无穷。农田的劳动渐渐兴起,田野上人声鼎沸;寒霜刚刚来临,大雁在空中横飞。高城之上,参差错落的楼阁,细雨中村庄显得静寂而清冷。我新买了一件绿色的蓑衣,心中只想伴随渔翁度过余生。
注释:
- 横塘:指的是一条水塘,诗中象征着自然景观。
- 埭:堤堰,水塘的边界。
- 拄杖:用拐杖支撑,形容作者的悠闲状态。
- 乐未穷:乐趣无穷,形容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农事渐兴:农田的耕作逐渐繁忙。
- 霜寒初重:初冬时节,寒霜开始降临。
- 参差楼阁:高低错落的楼阁,形容城市的景观。
- 寂历:安静、清冷的样子。
- 新买一蓑:新购置的蓑衣,象征渔人的生活。
- 苔样绿:形容蓑衣的颜色,象征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情怀、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见长。陆游的诗歌语言精练,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横塘》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作者心中常有报国之志,然而屡次未能如愿。此时的陆游已步入晚年,常常在田园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寄托,诗中流露出他对渔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横塘》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展现了陆游晚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全诗围绕横塘的自然景致展开,南北的埭堤、农田的繁忙、寒霜的降临,都在描绘一种生机盎然的农村生活。尤其是“拄杖飘然乐未穷”,将作者的闲适和满足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参差楼阁高城上,寂历村墟细雨中”,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而细雨又增添了一种寂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宁静的美。最后一句“此生端欲伴渔翁”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自然生活结合,表达出一种归隐田园、与世无争的生活愿望。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田园风光的画卷,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体现了陆游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横塘南北埭西东:描绘了横塘的地理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
- 拄杖飘然乐未穷:表现了作者的悠闲态度,暗示他对生活的满足。
- 农事渐兴人满野:反映了农村的繁忙景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农田。
- 霜寒初重雁横空: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运用大雁的飞行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参差楼阁高城上: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和乡村的不同风貌。
- 寂历村墟细雨中:细雨中的村庄显得更加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新买一蓑苔样绿:新购蓑衣象征着渔翁的生活,暗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 此生端欲伴渔翁: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渔翁一起生活的愿景,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横塘南北埭西东”中,南北与西东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新买一蓑苔样绿”,用“苔”来形容蓑衣的颜色,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描写大雁飞行,赋予其生动的形态,增加了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以及对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塘: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宁静的生活。
- 埭:代表农村的基础设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雁: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代表着自由与迁徙。
- 楼阁:象征着城市的繁华与喧闹。
- 细雨:象征着宁静与孤独,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渔翁:象征着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作者向往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横塘》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霜寒初重雁横空”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
D. 雨季 -
诗中“此生端欲伴渔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想要游历四方
B. 渴望与渔翁一起生活
C. 希望成为官员
D. 追求名利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
-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对比:
- 陆游《横塘》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多地描绘了秋冬的景象,而陶渊明则是对春夏的描绘,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