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秋海棠》
时间: 2025-01-11 10:59: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钗头凤·秋海棠
作者:顾太清 〔清代〕
清清露。涓涓注。嫩红细点黄心吐。
花如泪。叶如翠。花花叶叶,一般酸味。
记。记。记。虫声诉。西风妒。
秋来更向谁分付。闲愁积。人不寐。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
睡。睡。睡。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露水清澈而晶莹,涓涓流淌,嫩红的秋海棠花瓣上细细的黄色心蕊轻轻吐露出来。
花儿如泪,叶子如翠,花与叶的味道都带着一丝酸涩。
我不停地回忆,想着往事。虫鸣在诉说,西风在嫉妒。
秋天来临,向谁倾诉这份忧愁呢?闲愁积聚,令人辗转难眠。
半弯的残月,伴随着凉意,覆盖在绣被上。
我想沉沉入睡,然而却无法入眠。
注释
- 清清露:清晨的露水,清澈而明亮。
- 涓涓注:细小的水流,形容露水滴落的声音。
- 嫩红细点黄心吐:秋海棠的花瓣是嫩红色的,花心是黄色的,形容花朵的娇嫩。
- 花如泪:花儿如同眼泪,暗示着伤感。
- 叶如翠:形容叶子如同翠绿的宝石,生机盎然。
- 闲愁积:无所事事的愁苦积聚,难以释怀。
- 半规残月:半弯的月亮,象征着残缺和孤独。
- 凉生绣被:夜晚的凉意透过绣被,令人感觉到寒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细腻,常表现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生活境遇。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秋季,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反映了女性在秋日时节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钗头凤·秋海棠》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用“清清露”、“涓涓注”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场景。接着“嫩红细点黄心吐”一语,借助秋海棠的娇嫩与凄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苦。
“花如泪,叶如翠”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花儿的泪水与翠绿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生命的美丽,又有失落的伤感。虫声与西风的描写则增添了秋天的寂寥感,诗人以“秋来更向谁分付”感叹生命中的孤独,面对无尽的闲愁,夜不能寐。
最后段落的“半规残月,凉生绣被”,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残月和凉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令人深思,展现了顾太清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清露,涓涓注”:描绘清晨露水的清澈,带出诗的清新感。
- “嫩红细点黄心吐”:描绘秋海棠的娇嫩,暗示情感的脆弱。
- “花如泪,叶如翠”:花与叶的对比,传达出复杂的情感。
- “记。记。记。”:反复的回忆,突显思念的深切。
- “虫声诉,西风妒”:虫鸣与西风的结合,营造出秋的氛围。
- “秋来更向谁分付”:孤独的倾诉,情感的无处寄托。
- “闲愁积,人不寐”:无所事事的愁苦,令人难以入眠。
- “半规残月,凉生绣被”:月亮的残缺与夜的凉意,象征着内心的孤独。
- “睡。睡。睡。”:重复的“睡”字,表达了对安宁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泪”,将花比作泪水,增加情感的共鸣。
- 拟人:虫声诉,赋予虫鸣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秋季来临时的孤独与愁苦,借助秋海棠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情感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水:象征清新与脆弱,代表生命的短暂。
- 秋海棠:象征美丽与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
- 虫声:象征孤独与寂寞,传达出秋天的凄凉。
- 残月:象征失落与孤独,暗示内心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清露”指的是什么? A. 晴天的阳光
B. 清晨的露水
C. 夜晚的月光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秋海棠”用来象征什么? A. 快乐
B. 伤感与美丽
C. 哀伤
答案:B -
“闲愁积,人不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激动
B. 孤独与思念
C. 轻松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情感,风格上更为婉约。
- 《木兰花慢》:同样借助自然景象表达情感,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顾太清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