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5-01-10 23:20:56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只向阶前便渔钓,

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

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白话文翻译:

我爱山,但却把图书卖掉了,沉迷于酒,却只是让我的仆人赊账。只在阶前垂钓,哪知枕边有云霞。隐秘的泉水从石中涌出,飞流而下依然让人喉咙干咽。小径通往桥,不时向上又向下。窗前的竹子还未抽出今夏的竹笋,庭院里的梅花也曾尝试过去年的花。我的名字还未及陶弘景,而我的白发却早于姜子牙。松树下的月光和水中的烟雾千古流传,不知道终究属于谁家。

注释:

  • 图书:指书籍,古代读书人以图书为重。
  • 嗜酒:喜爱饮酒。
  • 僮仆:仆人。
  • 云霞:指美丽的云彩,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 暗泉:隐秘的泉水。
  • 小径通桥:小路通向桥。
  • :指竹子生长出新的竹笋。
  • 梅花:一种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陶弘景:东晋时期的道教名士,以隐居著称。
  • 姜子牙:古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年老而智慧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字景明,号梅溪,生于公元770年,卒于公元841年。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干隐居山中,表现了他对山水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之情。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向往,又有对个人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山中》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水之间的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和对书籍的放弃,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追求。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水的美景,暗泉流出、竹笋生长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味。

然而,诗中又夹杂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惑,尤其是“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两句,既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更是表现了对时光流逝与归属感的思考,带有哲理意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方干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对山的热爱,却因嗜酒而抛弃图书,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不屑。
  • 第二联: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与向往。
  • 第三联:通过暗泉与小径描绘出山中宁静的环境。
  • 第四联:提到竹笋与梅花,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
  • 第五联:对比个人与历史,表达自我价值的反思。
  • 最后两句:感叹于自然之美的流传与归属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枕上有云霞”等比喻,展现自然美。
  • 对仗:如“松月水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暗泉出石飞仍咽,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隐逸与宁静。
  • :代表世俗的诱惑与放纵。
  • 暗泉:寓意清澈与灵性。
  • 竹笋、梅花:象征生命与时光的轮回。
  • 松月水烟:代表永恒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干的《山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财富的渴望
    • D. 对政治的关注
  2. 诗中提到的“陶弘景”的身份是什么?

    • A. 诗人
    • B. 道教名士
    • C. 政治家
    • D. 战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方干的《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山水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方干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哲思与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