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兄郜》

时间: 2025-01-10 22:53:37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从兄郜
作者: 方干 〔唐代〕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本没有尽头,我们又会在哪里相遇呢?
岁月不要虚度,白发与青春无法相容。
野外的渡口,波光摇曳着明月,
空城中雨打湿了钟声。
我这颗心随着马儿远去,
跨越千峰,遥遥不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限:没有尽头。
  • :相遇。
  • 流年:光阴,岁月。
  • 莫虚掷:不要虚度。
  • 华发:白发,象征衰老。
  • 不相容:无法共存。
  • 野渡:乡野的渡口。
  • 波摇月:水面波动,月影摇曳。
  • 空城: deserted city。
  • 雨翳钟:雨水遮挡了钟声。
  • 此心随去马:我的心随着马儿一起远去。
  • 迢递:遥远,绵延。
  • 千峰:象征遥远的山峰。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定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喆,号西峰,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怀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诗人与从兄郜的离别时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亲情惦念的感受。作为送别之作,蕴含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方干的《送从兄郜》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道路本无限”引出,暗示人生旅途的漫长与未知,接着用“又应何处逢”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不确定性。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送别亲人,更是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接下来的“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则是对岁月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避免虚度光阴。

诗中的自然景象描写也极富诗意:“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用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构建出一种孤独而悠远的氛围。最后一句“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亲情的眷恋与无法相聚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分离,依旧要勇敢前行。

整体来看,方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优美的自然意象,成功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思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路本无限:人生的旅途没有尽头。
  • 又应何处逢:未来的相遇难以预测。
  • 流年莫虚掷:要珍惜光阴,不要浪费。
  • 华发不相容:衰老与青春是不可共存的。
  • 野渡波摇月:描绘出一幅幽静的乡野景象。
  • 空城雨翳钟:空寂的城市被雨水笼罩,钟声被打湿。
  • 此心随去马:我的心随着马儿一同远行。
  • 迢递过千峰:形容旅程的遥远与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道路,强调其漫长与不可知。
  • 拟人:自然景象如“波摇月”赋予生命,增添情感。
  • 对仗:如“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对仗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亲情、时间与人生的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路:象征人生旅程,蕴含探索与未知。
  • 华发:时间流逝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
  • 野渡:乡野的渡口,代表着自然与闲适的生活。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道路本无限”中的“无限”指的是:

    • A. 没有尽头
    • B. 很长
    • C. 很短
  2. 诗中提到的“流年莫虚掷”是提醒人们:

    • A. 要多玩
    • B. 要珍惜时间
    • C. 不要学习
  3. 在诗中,诗人对未来的相遇感到:

    • A. 确定
    • B. 不确定
    • C. 不在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描绘。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不舍与思念。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干的《送从兄郜》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两首诗都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方干更侧重于亲情与时间的流逝,而王之涣则强调壮志未酬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