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时间: 2025-01-26 03:02:35

豆荚瓜藤处处栽,柴门还在最高崖。

一雨经宵庭草长,上闲阶。

山色故教云作态,好风常与月相偕。

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

意思解释

摊破浣溪沙

作者: 沈祖棻 〔近代〕

原文展示:

豆荚瓜藤处处栽,柴门还在最高崖。
一雨经宵庭草长,上闲阶。
山色故教云作态,好风常与月相偕。
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景象:四处种植的豆荚和瓜藤,柴门依旧在高高的山崖之上。经过一夜的雨水,庭院里的草木生长得茂盛,青石台阶上显得闲适无比。远处的山色仿佛故意向云彩展示自己的美丽,微风常常伴随明月而来。小狗在林间远远地吠叫,似乎有客人来了。

注释:

  • 豆荚: 指豆类植物的果荚,象征丰收。
  • 瓜藤: 指瓜类植物的藤蔓,代表生机。
  • 柴门: 木柴制成的门,常用来形容乡村的简朴生活。
  • 最高崖: 指高处的山崖,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
  • 经宵: 整个夜晚。
  • 庭草长: 庭院里的草木茂盛,生机盎然。
  • 山色: 山的颜色,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美。
  • 好风常与月相偕: 指美好的风景总是伴随着明月。
  • 小犬隔林遥吠影: 小狗在树林里远远地吠叫,给人一种生活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祖棻,字子华,号龙隐,晚号龙叟,江苏常州人,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乡村生活,追求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作者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景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美。开篇通过“豆荚瓜藤处处栽”展示了丰收的气息,紧接着“柴门还在最高崖”则将视线引向高远的山崖,给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感觉。诗中“一雨经宵庭草长”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生机,草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加茂盛,传达出自然轮回的美好。

后半部分“山色故教云作态”,则在描绘山色的同时,对自然景物进行了一种拟人化的处理,仿佛山色也故意向云彩展示自己的美丽。最后以“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结束,带有生活气息的描写,使整首诗生动起来,仿佛让读者听到狗吠声,感受到即将到来的访客。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豆荚瓜藤处处栽” - 田野间四处种满了豆荚和瓜藤,显示出丰收的景象。
    2. “柴门还在最高崖” - 描述了乡村的柴门依旧在高高的山崖上,展示出一种高远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3. “一雨经宵庭草长” - 雨水滋润了庭院,草木显得更加茂盛,传达出自然生机的感受。
    4. “上闲阶” - 描绘了青石台阶的悠闲,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5. “山色故教云作态” - 山色如故,似乎故意向云彩展示着自己,具有人性化的描写。
    6. “好风常与月相偕” - 美好的风景与明月常常相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7. “小犬隔林遥吠影” - 小狗在树林间远远地吠叫,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8. “有人来” - 似乎在暗示生活的变化与交流,将自然与人文结合。
  • 修辞手法:

    • 拟人: “山色故教云作态”,赋予山色以人的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美感。
    • 象征: 豆荚、瓜藤象征着丰收与生活的希望。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豆荚: 象征丰收与希望。
  • 瓜藤: 代表生机与繁荣。
  • 柴门: 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雨水: 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 山色: 自然之美与高远的意境。
  • 月光: 代表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主要是哪些? A. 菜花
    B. 豆荚和瓜藤
    C. 桃花
    D. 竹子

  2. 诗中“柴门还在最高崖”中的“柴门”象征什么? A. 城市生活
    B. 乡村的简单生活
    C. 富贵的象征
    D. 难以到达的地方

  3. 小犬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增加生活气息
    B. 代表孤独
    C. 寓意危险
    D. 作为风景的一部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 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痛与对和平的渴望,强调了人文关怀。
  • 《鹿柴》: 强调自然之美,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格与《摊破浣溪沙》相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代诗人研究》
  • 《沈祖棻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