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赵清献公游雁荡》
时间: 2025-01-11 06:1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赵清献公游雁荡
作者: 石景立〔宋代〕
雁荡天台路险艰,多应特地隔尘寰。
不辞登陟来千里,为是东南第一山。
争望台星从海上,方知蓬岛在人间。
武林二老图中见,重惜官师远莫攀。
白话文翻译:
迎接赵清献公游览雁荡,
雁荡与天台的道路险峻艰难,
这多半是特别为了隔绝尘世纷扰。
不辞辛劳跋涉千里,只为欣赏东南的第一座山。
争先恐后地眺望台星从海上升起,
方知蓬莱仙岛就在这人间。
武林的二老在图中见过,
更应珍惜远道而来的官师,不要随意攀附。
注释:
- 雁荡:指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山岳风景区。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也是著名的名山,与雁荡山相对。
- 登陟:登上和攀爬。
- 台星:此处指从海平面升起的星星,象征希望和目标。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和美好的境界。
- 武林二老: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两位高人,常被用来象征追求高尚理想的人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石景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赵清献公游览雁荡之际,作者借此表达对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欢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迎接友人游览雁荡为主题,借景抒情,通过对险峻道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便以“险艰”开篇,直接引入诗的主要意象——雁荡山,表明其不可轻易攀登的特性。接着,诗人表达了不辞辛劳千里而行的决心,传达出一种对美景的执着与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争望台星”这一意象,将自然景观与理想境界相结合,展现出人们对蓬莱仙境的向往。最终,提到“武林二老”,让诗的情感更加立体,增添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雁荡天台路险艰:描绘了雁荡山与天台山的道路艰险,暗示旅途的困难。
- 多应特地隔尘寰:表明这条路是为了远离世俗的喧嚣而设。
- 不辞登陟来千里:表达了作者为寻求美景不怕路途遥远的决心。
- 为是东南第一山:强调雁荡是东南地区最美的山。
- 争望台星从海上:描绘了从海上升起的星星,象征希望和美好。
- 方知蓬岛在人间:比喻理想的境界并不遥远,实际上就在身边。
- 武林二老图中见:提到历史人物,增添了文化内涵。
- 重惜官师远莫攀:告诫人们要珍惜友谊,不要随意攀附权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蓬岛”比作理想的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千里”,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远离。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表达了对理想与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雁荡:象征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的向往。
- 台星:象征希望与目标。
- 蓬岛:象征理想与仙境,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 武林二老:象征文化传承与高人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雁荡山与天台山的道路被形容为: A. 平坦容易
B. 险峻艰难
C. 直通无阻
D. 风景如画 -
“争望台星从海上”中的“台星”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希望
C. 友谊
D. 自然风光 -
诗中提到的“武林二老”是指: A. 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自然景观
D. 神话故事中的角色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感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 《登高》: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