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独咏 其一
作者:严嵩 〔明代〕
斋馆坐岑寂,雨声荆楚秋。
风高木叶下,天远汉江流。
佳节思萸菊,新寒理褐裘。
从来惯为客,展卷自销忧。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书斋中坐着,听到秋雨轻声落下,仿佛在诉说着荆楚的秋意。
高风起,树叶纷纷落下,遥远的汉江水缓缓流淌。
佳节来临,心中思念着菊花和萸的情景,寒意渐浓,不得不披上厚重的外衣。
我本来就习惯了作为客人,翻开书卷,独自消解心中的忧愁。
注释
- 斋馆: 指书房或修身养性的地方。
- 岑寂: 寂静,安静。
- 荆楚: 古代的地名,今湖北、湖南一带。这里指代楚地的秋天。
- 佳节: 指重阳节,九月九日。
- 萸菊: 萸花和菊花,常被用作重阳节的象征。
- 褐裘: 褐色的外衣,表示寒冷的季节。
- 展卷: 展开书卷,指读书。
典故解析
- 重阳节: 传统的节日,习俗中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的活动,象征长寿和避邪。
- “自销忧”: 意指作者通过读书来排解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嵩(1480年-1559年),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内阁首辅。以权谋著称,后世对其评价不一。他的诗歌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秋雨中独自吟咏,感受到节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独咏 其一》通过描绘秋雨、风高树落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身处静谧的环境中,听着雨声,感受着寒意,逐渐引发对节日的思考。面对重阳佳节,诗人心中对萸菊的思念,透露出对传统的敬重与个人的孤独。这种情感通过“从来惯为客”得以升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思索。
诗中“展卷自销忧”的意象,展示了严嵩通过阅读来排解内心的烦恼,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斋馆坐岑寂: 描述了一个安静的书房,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雨声荆楚秋: 通过雨声传递出秋天的情景,增强了季节的感觉。
- 风高木叶下: 高风起,树叶纷纷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天远汉江流: 汉江的远流象征着长久与不变,形成与自身孤独的对比。
- 佳节思萸菊: 佳节来临,诗人思念重阳节的传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 新寒理褐裘: 寒意渐浓,诗人披上外衣,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 从来惯为客: 自认为习惯了作为客人的生活,流露出潜在的孤独感。
- 展卷自销忧: 通过读书来消解内心的忧愁,表现了诗人的修身养性。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佳节思萸菊,新寒理褐裘”,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雨声仿佛在低语,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重阳佳节中,诗人面对孤独与思念的复杂情感,通过书卷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体现了文人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 雨声: 象征着思念与思考的情绪。
- 汉江: 代表着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暗示着无尽的流逝。
- 萸菊: 传统的节日象征,寓意着对生活的珍惜与对传统的继承。
- 褐裘: 寒冷的外衣,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严嵩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
“展卷自销忧”中的“销”的意思是? a) 消失
b) 消解
c) 销售
d) 销毁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重阳节主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现了在节日中对亲人的思念,但王维的情感更为浓烈,强调了家国情怀。而严嵩则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