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天阁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6:14:30

玉蟾飞入水晶宫,万顷琉璃碎晚风。

诗就云归不知处,断山零落有无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天阁 其二 苏庠 〔宋代〕 玉蟾飞入水晶宫,万顷琉璃碎晚风。诗就云归不知处,断山零落有无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玉蟾飞入了水晶宫,万顷的琉璃在晚风中破碎。诗成之后,云彩归去不知所踪,断山在零落中若有若无。

注释:

  • 玉蟾:指月亮。
  • 水晶宫:比喻清澈的水面或天空。
  • 万顷琉璃:形容水面广阔如琉璃。
  • 碎晚风:形容水面在晚风中波光粼粼,如同破碎。
  • 诗就云归:指诗成之后,云彩似乎也随之归去。
  • 断山零落:形容山峰在远处若隐若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苏庠游览山水时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玉蟾飞入水晶宫”和“万顷琉璃碎晚风”的描绘,展现了月夜下水面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诗就云归不知处,断山零落有无中”则表达了诗成之后的超然心境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苏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蟾飞入水晶宫”:以“玉蟾”比喻月亮,飞入“水晶宫”则形容月夜下清澈的水面或天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2. “万顷琉璃碎晚风”:用“万顷琉璃”形容水面广阔如琉璃,晚风中的波光粼粼如同破碎,形象生动。
  3. “诗就云归不知处”:诗成之后,云彩似乎也随之归去,表达了诗成之后的超然心境。
  4. “断山零落有无中”:远处的山峰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形容山峰的朦胧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蟾”比喻月亮,“水晶宫”比喻清澈的水面或天空。
  • 拟人:如“诗就云归”中的云彩被赋予了归去的动作。
  • 对仗:如“玉蟾飞入水晶宫”与“万顷琉璃碎晚风”在音韵和意境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玉蟾:象征月亮,代表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水晶宫:象征清澈的水面或天空,营造梦幻般的氛围。
  • 万顷琉璃:象征广阔的水面,形容水面的美丽与宁静。
  • 断山零落:象征远处的山峰,形容山峰的朦胧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蟾”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2. “万顷琉璃碎晚风”形容的是什么? A. 水面 B. 天空 C. 山峰
  3. 诗成之后,云彩归去不知所踪,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B. 诗人对诗意的追求 C. 诗人对世事的超然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苏庠的其他诗作,如《后湖病民集》中的《夜泊牛渚怀古》等,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月亮为题材,但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苏庠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