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公洞》

时间: 2025-01-26 23:06:36

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

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公洞 苏庠 〔宋代〕 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白话文翻译:

在铜棺山南,群山连绵,我攀着藤蔓,到达了绝壁之上,那里长满了苔藓。如今,哪里还能找到一个容身之地呢?我请求给我一间石室,让我与云为伴。

注释:

  • 铜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座山。
  • 扪萝:攀着藤蔓。
  • 绝壁:陡峭的山壁。
  • 藓苔斑:长满苔藓的样子。
  • 石房:石室,指简陋的居所。
  • 云一间:与云为伴的居所,形容隐居生活的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是在游历张公洞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苏庠在宋代社会中,可能因不满现实或追求个人理想,产生了隐逸的念头。张公洞作为一个自然景观,激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攀登绝壁、寻找隐居之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铜棺之南山复山”描绘了群山的连绵,而“扪萝绝壁藓苔斑”则生动地展现了攀登绝壁的艰难与绝壁上的自然景观。最后两句“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所的渴望,希望有一个与云为伴的清幽之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铜棺之南山复山”:描绘了群山的连绵,为后文的攀登绝壁做铺垫。
  • “扪萝绝壁藓苔斑”:通过“扪萝”和“藓苔斑”两个动作和景象,展现了攀登绝壁的艰难与绝壁上的自然景观。
  • “只今何处可容足”: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所的迫切需求。
  • “乞我石房云一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所的渴望,希望有一个与云为伴的清幽之地。

修辞手法:

  • 比喻:“扪萝”比喻攀登的艰难,“藓苔斑”比喻绝壁上的自然景观。
  • 拟人:“乞我石房云一间”中的“乞”字,赋予了诗人向自然请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通过隐居来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铜棺”、“南山”、“扪萝”、“绝壁”、“藓苔斑”、“石房”、“云一间”。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铜棺”和“南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扪萝”和“绝壁”象征着攀登的艰难,“藓苔斑”象征着自然的原始与静谧,“石房”和“云一间”象征着隐居的清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扪萝绝壁藓苔斑”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攀登绝壁的艰难 B. 绝壁上的自然景观 C. 隐居生活的宁静 D. 群山的连绵

  2. 诗中“乞我石房云一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C. 对攀登绝壁的挑战 D. 对群山的探索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苏庠的《题张公洞》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美好,而苏庠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攀登绝壁的艰难与对隐居之所的迫切需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