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曲》

时间: 2025-02-04 15:30:55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江曲 苏庠 〔宋代〕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白话文翻译:

一对属玉鸟在水满的池塘上双双飞翔,菰蒲丛生的深处鸳鸯在沐浴。 白蘋花盛开,船满载而归时天色已晚,秋天芦花如霜覆盖两岸。 小船系在岸边依傍着林木,风吹动着两鬓的华发。 不理会世间的万事,醉了又醒,长久地占据着烟波之上,玩赏着明亮的月光。

注释:

  • 属玉:一种水鸟,具体种类不详,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好或伴侣。
  • 菰蒲:水生植物,菰和蒲草,常生长在池塘或湖泊中。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花白色,这里指白蘋花。
  • 棹:船桨,这里代指船。
  • 芦花:芦苇的花,秋天时开放,常用来象征秋意。
  • 林樾:林木茂密的地方。
  • 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
  • 华发:指头发花白。
  • 烟波:指水面上的雾气或水汽,常用来形容水面的朦胧美。

诗词背景:

苏庠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情趣。这首《清江曲》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诗中的“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景图。首两句通过对属玉鸟和鸳鸯的描写,展现了水塘的生机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白蘋、芦花等意象,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诗中的“扁舟系岸依林樾”一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隐逸生活。最后两句“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 首句“属玉双飞水满塘”,通过属玉鸟的双飞,展现了水塘的生机与和谐。
  • 第二句“菰蒲深处浴鸳鸯”,进一步以鸳鸯的沐浴,加深了水塘的宁静与美好。
  • 第三句“白蘋满棹归来晚”,通过白蘋花的盛开和船的归来,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温馨。
  • 第四句“秋著芦花两岸霜”,以芦花和霜的意象,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 第五句“扁舟系岸依林樾”,通过扁舟和林樾的描写,隐喻了诗人自己的隐逸生活。
  • 第六句“萧萧两鬓吹华发”,通过风吹华发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 最后两句“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著芦花两岸霜”中的“芦花如霜”,将芦花比作霜,增强了秋天的萧瑟感。
  • 拟人:如“属玉双飞水满塘”中的“双飞”,赋予属玉鸟以人的动作,增加了生动感。
  • 对仗:如“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中的“白蘋”与“芦花”,“满棹”与“两岸”,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秋江晚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净化的理想。

意象分析:

  • 属玉:象征美好和伴侣。
  • 鸳鸯:象征恩爱和和谐。
  • 白蘋:象征纯洁和宁静。
  • 芦花:象征秋天的萧瑟和宁静。
  • 扁舟:象征隐逸和自由。
  • 明月:象征光明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属玉”是指什么? A. 一种水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宝石 D. 一种乐器

  2. 诗中的“白蘋”象征什么? A. 纯洁和宁静 B. 富贵和奢华 C. 悲伤和哀愁 D. 勇敢和坚强

  3. 诗中的“万事不理醉复醒”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B. 诗人对权力的渴望 C. 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D. 诗人对贫穷的无奈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美好,与《清江曲》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虽然也是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简洁明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清江曲》的隐逸情怀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庠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苏庠诗集》:专门收录苏庠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