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鉴湖》

时间: 2025-01-21 18:32:32

越城胜境素来夸,才入东关分外嘉。

八百顷荷西子态,几千余寺贺君家。

画屏山色饶烟水,丽锦天光落晚霞。

惜景欲图湖上住,钓船泊处是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鉴湖
作者: 陈著 〔宋代〕

越城胜境素来夸,
才入东关分外嘉。
八百顷荷西子态,
几千余寺贺君家。
画屏山色饶烟水,
丽锦天光落晚霞。
惜景欲图湖上住,
钓船泊处是生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鉴湖的美丽风光,赞美了越城的胜境。刚刚走进东关,就感受到这里的美好更加突出。八百顷的荷花如同西施的美态,数千座寺庙为你庆贺。画屏般的山色被烟雾和水气所渲染,晚霞映照着如锦绣般的天光。惜别这美景,想要在湖边居住,钓船停泊之处便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城:指越州(今浙江绍兴),以其美景而著称。
  • 东关:指东面的城门。
  • 西子:传说中的美女西施,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画屏:形容山水如同画画般美丽。
  • 丽锦:绚丽的锦缎,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 西子: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绝世的美。
  • 钓船: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隐逸生活,渔夫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昂,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过鉴湖》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诗人在游历中产生了对鉴湖美景的赞美与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过鉴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鉴湖风光的赞美。诗的开头用“越城胜境素来夸”引入,立刻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越州的美丽。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湖面上盛开的荷花、寺庙的景象以及如画的山水,形成了一幅极具美感的自然画卷。

诗中“八百顷荷西子态”一句,通过西施的美丽比喻荷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而“丽锦天光落晚霞”则以色彩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晚霞的美丽,仿佛让人置身于那醉人的景色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最后,诗的结尾“惜景欲图湖上住,钓船泊处是生涯”表达了作者对湖上生活的向往和对美景的留恋,情感真挚,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城胜境素来夸:越城的美景一向受到赞美,开篇就设定了高度的美誉。
  • 才入东关分外嘉:刚刚进入东关,更加感受到这里的美好。
  • 八百顷荷西子态:八百顷的荷花如同西施一般美丽,色彩斑斓。
  • 几千余寺贺君家:数千座寺庙为你庆祝,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 画屏山色饶烟水:山色如画,烟水缭绕,渲染出梦幻般的景象。
  • 丽锦天光落晚霞:晚霞映照,宛如绚丽的锦缎,色彩斑斓。
  • 惜景欲图湖上住:对美景的珍惜,渴望在湖边长住。
  • 钓船泊处是生涯:钓船停泊的地方,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比作西施,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丽锦天光落晚霞”,形成和谐美感。
  • 排比:多次使用“是”字,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鉴湖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诗人渴望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寺庙:象征宁静与祈福。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寄托。
  • 晚霞:象征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异
    B. 西施
    C. 貂蝉
    D. 杨贵妃

  2.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A. 花、树、鸟
    B. 荷花、山水、晚霞
    C. 雨、雪、风
    D. 湖、沙、石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旅行生活
    D. 竞争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望湖楼醉书》 - 王安石
  • 《江南春》 -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情感上更加奔放,而陈著的《过鉴湖》则更为细腻、内敛,展现了对自然的深思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