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咏晚菊,用吴梦窗韵》
时间: 2025-01-11 08:10: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黄花慢·咏晚菊》
作者:邹祗谟 〔清代〕
月佩烟裳。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翠华嘉节,来迟洛浦,紫云新苑,宠殿昭阳。芳妍不逐秋风嫁,涂娇晕自整慵妆。老是乡。兰膏照彻,倒尽瑶觞。亭亭傲雨欺霜。更艳凌枫赤,秀夺松黄。避风台上,欲随风舞,辟寒帐畔,偏透寒香。消魂帘捲人争瘦,阿娇去金屋悲凉。莫断肠。花神独许清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的是晚秋时节的菊花,月光下的烟裳轻盈似纱,映照在窗边,犹如半张美人的脸庞。翠绿的花朵在洛浦边悄然盛开,紫色的云彩环绕着新建的苑子,仿佛在昭显宫殿的华丽。菊花的妍丽并不随秋风而去,她那娇艳的花瓣在微风中自我打理,显得慵懒而优雅。岁月流逝,兰膏的香气透彻,佳酒倾尽,美酒相伴。她在雨中傲然屹立,不惧霜寒,更加艳丽,超越了枫叶的红艳,松树的金黄。在避风的平台上,似乎想随风舞动,在温暖的帐篷旁,透出一丝寒香。窗帘轻卷,正是人们争相瘦弱的时节,而阿娇已经离去,金屋空荡荡,令人感到悲凉。希望不要断肠,花神只许她保持一份清狂与自由。
注释:
- 佩:佩戴,指装饰品。
- 徐娘:指年长而依然美丽的女性。
- 翠华:形容花瓣的颜色鲜艳。
- 洛浦:指洛水边的美丽景色。
- 昭阳:指宫殿的华丽。
- 兰膏:兰花的香气。
- 瑶觞:指美酒。
- 亭亭:形容高挺的样子。
- 阿娇:传说中的美女,代表着美丽与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祗谟(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词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优雅而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借晚菊的景象,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与诗人内心的独立与清狂相呼应。
诗歌鉴赏:
《惜黄花慢·咏晚菊》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与丰富意象的词作。邹祗谟以菊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静谧画面。词的开头便以“月佩烟裳”引入,月光的柔和和烟纱的轻盈,为整个词的基调奠定了优雅的气氛。随着词句的展开,诗人对菊花的赞美逐渐深化,菊花在严寒的秋风中依然傲然挺立,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仅是对菊花的咏叹,更是对过往岁月和生活的思考。阿娇的离去,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令人感到一丝悲凉。最后一句“花神独许清狂”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自我真实的价值。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佩烟裳”:月光如烟纱般柔和,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 “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窗纱轻柔,映衬出半张美人的脸,暗含对美的追忆。
- “芳妍不逐秋风嫁”:菊花的美丽不因秋风而消逝,彰显了她的坚韧与独立。
- “亭亭傲雨欺霜”:形容菊花在雨霜中依然亭亭玉立,展现出她的刚强。
- “消魂帘捲人争瘦”:窗帘轻卷,映衬出人们因秋季而消瘦的身影,带有一丝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佩烟裳”将月光比作轻纱,富有诗意。
- 拟人:“芳妍不逐秋风嫁”,赋予菊花以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亭亭傲雨欺霜”,结构对称,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晚菊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独立与清狂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清幽与宁静。
- 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及秋天的美。
- 窗纱:代表着隔离与柔和,暗含着内心的情感。
- 阿娇:象征着美丽与失去,增添了诗的悲伤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主要描写哪个季节的花?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亭亭傲雨欺霜”中的“亭亭”意指什么?
- A. 低矮
- B. 高挺
- C. 宽广
- D. 瘦弱
-
“阿娇去金屋悲凉”中的阿娇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美丽的事物
- C. 过往的记忆
- D. 生活的希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陶渊明): 描写菊花的高洁与隐逸生活。
- 《秋夕》(杜甫): 体现秋天的萧瑟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惜黄花慢》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但《登高》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惜黄花慢》则主要通过菊花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