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时湘文倚梅图照》

时间: 2025-01-11 17:49:52

亸疏鬟,垂薄袖,媚影刻春绣。

月似烟昏,烟似断云绉。

倚来铁干冰华,那般清苦,值禁得、那人纤瘦。

料难透。

寻常纸阁芦帘,占得此生否。

怪底无言,眉意默来逗。

可怜一面春容,一回展唤,算一度、相逢时候。

意思解释

祝英台近 时湘文倚梅图照

原文展示:

亸疏鬟,垂薄袖,媚影刻春绣。
月似烟昏,烟似断云绉。
倚来铁干冰华,那般清苦,
值禁得那人纤瘦。料难透。
寻常纸阁芦帘,占得此生否。
怪底无言,眉意默来逗。
可怜一面春容,一回展唤,
算一度相逢时候。

白话文翻译:

轻轻散开发髻,垂下薄薄的袖子,
那妩媚的身影仿佛绣刻在春天里。
月色如烟般朦胧,烟雾又像断开的云彩。
倚靠着冰冷的铁栏杆,心中充满了清苦,
这样的情感,难道只适合那纤细的人吗?
真是难以理解。
在这普通的纸窗和芦苇帘子下,
能否占得这辈子的幸福?
为何无言以对,眉目之间却默默逗留。
可怜的春天面容,哪怕只是一声呼唤,
也算得上是一次相逢的时刻。

注释:

  • 亸疏鬟:散开的发髻。
  • 薄袖:轻薄的衣袖。
  • 媚影:美丽的身影。
  • 铁干冰华:指冷冰的栏杆,象征孤寂和清冷。
  • 寻常纸阁:普通的房间,纸窗的阁楼。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情感表达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对女性柔美形象的描绘相呼应,同时也反映了对春天、爱情的向往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辞藻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及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以梅花为意象,表达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爱情的苦涩。开头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妩媚与温柔,轻柔的发髻与薄袖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印象,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孤寂与渴望,月色与烟雾的比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显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可怜一面春容,一回展唤”的表述,反映了对短暂相逢的珍惜与哀伤。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让人感受到一种恍惚与无奈的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亸疏鬟,垂薄袖:描绘女子轻盈的姿态。
    • 媚影刻春绣:形容她的美丽如同春天的绣品。
    • 月似烟昏,烟似断云绉: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 倚来铁干冰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 寻常纸阁芦帘:暗示生活的平淡与渺小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似烟昏”直接将月色与烟雾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拟人:通过“眉意默来逗”,赋予眉眼以情感,使人更能感同身受。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人与自然、情感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对比。

意象分析:

  • 春容:象征青春和美好,常用来表现爱情的美好时光。
  • 铁干冰华:象征孤独与冷漠,反映内心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亸疏鬟”指的是什么?

    • A. 散开的发髻
    • B. 细长的裙子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月似烟昏”描绘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 A. 明亮的夜晚
    • B. 朦胧的情感
    • C. 清晨的阳光
    • D. 大雨倾盆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姚燮的这首诗更加细腻、柔美,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笔触表现孤独与对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