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次周美成韵)》
时间: 2025-02-04 13:31:46意思解释
兰陵王(次周美成韵)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原文展示
小桥直。林表遥岑寸碧。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初寒遍泽国。投老依然是客。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重来怆陈迹。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鲈肥莼美曾同食。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傍溪南山北。悲恻。暗愁积。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追寻恩怨无穷极。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
白话文翻译
小桥笔直地横跨。远处山林中,淡绿的山岑隐约可见。斜阳照射下,晚霞绚丽多彩,纵目千里,尽是美丽的风光。初寒时节,遍布整个国家。我已年老,依旧是个客人。功名利禄的事,像云彩散去,像鸟儿飞走,匣子里青萍飘荡三尺。再次来到这里,心中怅然,水流褪去沙痕,风满帆席,鲈鱼肥美,莼菜鲜美,曾经一同享用。听着虚阁中的松声,古墙下竹影摇曳,依稀记得曾经过此驿站。溪边南山北,心中悲怆,暗愁积蓄。拥着刺绣的被子焚香,谁来陪伴我这孤独?追寻恩怨无尽头,正难以续写幽梦,厌倦了邻居的笛声。怎能忍受檐外夜雨,滴滴答答不绝于耳。
注释
- 小桥直:指小桥横跨水面,姿态笔直。
- 遥岑寸碧:远处的山岑,淡淡的翠绿。
- 斜阳外霞绚晚空: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际。
- 初寒遍泽国:初冬的寒意遍布整个国家。
- 投老依然是客:年纪已大,依然觉得自己是外乡的客人。
- 云散鸟飞:功名利禄如云散去,鸟儿飞走,象征着过往的不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为主题,作品多有感怀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小桥直”,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画面,桥的直与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隐喻人生的平静与不息的时间流逝。接着“斜阳外霞绚晚空”,晚霞的绚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出年老后对世事的感伤,尤其是“云散鸟飞”的意象,强烈地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曾经的繁华已然烟消云散。诗人对食物的描绘,如“鲈肥莼美”,不仅是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怀念。后半部分则更多地流露出孤独与愁苦,尤其是“谁伴孤寂”,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一幅既美丽又哀伤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桥直:开篇设置场景,描绘小桥的清晰轮廓。
- 林表遥岑寸碧:远处的山岑,色彩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斜阳外霞绚晚空:夕阳与晚霞的结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初寒遍泽国:初冬的寒意,体现了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 投老依然是客:诗人自我感叹,年老仍感到陌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散鸟飞”,将功名利禄与自然现象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重来怆陈迹”,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桥:象征着宁静与连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斜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鲈肥莼美: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 A. 投老依然是客
- B. 斜阳外霞绚晚空
- C. 谁伴孤寂
- D. 云散鸟飞
-
"云散鸟飞"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年轻的梦想
- B. 失落的功名
- C. 朋友的聚会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兰陵王》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直接的情感流露,而袁去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反映内心世界。
- 《江雪》同样使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孤独的情感,但柳宗元的作品更显冷清,与袁去华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解析。
- 《古诗词鉴赏》 - 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