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蝴蝶新生未解飞,
须拳粉湿睡花枝。
后来借得风光力,
不记如痴似醉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刚刚孵化的蝴蝶,尚未懂得如何飞翔,只是在花枝上沉沉入睡,翅膀上沾染了花粉。后来,在春风的帮助下,它终于能够飞翔,但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如痴如醉、无忧无虑的时光。
注释
- 蝴蝶:一种美丽的昆虫,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短暂。
- 新生:刚刚出生,指蝴蝶刚刚孵化出来。
- 未解:不懂得,不能够。
- 须拳粉湿:蝴蝶的翅膀上沾满了花粉,湿润的状态。
- 睡花枝:在花枝上安静地沉睡。
- 借得:依靠,得到。
- 风光力:春风的力量,象征着外在的帮助。
- 不记:忘记。
- 如痴似醉时:形容沉迷、陶醉的状态,指的是蝴蝶在花中安静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宗和,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著称。杨万里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蝴蝶的成长和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使人联想到生命中的无常与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苦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蝴蝶新生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蝴蝶作为自然界中最为绚丽的生物之一,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诗的开头以“蝴蝶新生未解飞”引入,表现了蝴蝶刚刚脱离卵壳,生命的初始阶段,充满了无知与纯真。接着,“须拳粉湿睡花枝”描绘了蝴蝶在花枝上沉睡的状态,鲜花和花粉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蝴蝶的成长过程,“后来借得风光力”暗示了外界环境对生命的影响,春风的到来使得蝴蝶能够展翅高飞。但在这自由飞翔的背后,“不记如痴似醉时”则流露出一种对往昔无忧时光的怀念,人生的变迁让人难以忘怀。整首诗在表现生命的变化与成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蝴蝶新生未解飞:
- 描述蝴蝶刚刚从卵中孵化出来,尚未学会飞翔,体现出生命的幼稚与无知。
-
须拳粉湿睡花枝:
- 蝴蝶的翅膀上沾满了花粉,湿润的状态让它在花枝上沉沉入睡,表达出一种安静和恬淡的生活状态。
-
后来借得风光力:
- 随着春风的来临,蝴蝶终于能够依靠外力振翅高飞,象征着外在环境对生命成长的推动。
-
不记如痴似醉时:
- 这一句引发了对过往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成长后复杂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蝴蝶的飞翔象征着生命的解放与成长。
- 拟人:蝴蝶似乎有了自己的意识,能够感受到风光的力量。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形成一定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蝴蝶从新生到飞翔的过程,表达了生命的脆弱、成长的艰辛以及对过去简单时光的怀念,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花枝: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繁华。
- 春风:象征着外界的帮助与生命的推动力。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爱情与美丽的象征,同时也意味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花枝则传达出自然的繁荣与生命力,春风的意象则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蝴蝶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美丽
B. 生命的脆弱与成长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 -
“不记如痴似醉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风光力”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春风的帮助
C. 蝴蝶的努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美好,与《道傍小憩观物化》在对自然细致观察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草的生长与逝去,反映了生命的循环,与杨万里的蝴蝶意象形成对照,均展示了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杨万里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