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千叶黄牡丹》

时间: 2025-04-26 22:53:43

千叶繁英吐异芳,中央瑞色蔼清香。

密攒莺羽参差折,细叠霓裳次第黄。

雾锁天衣临翠幄,露倾金盏沥霞浆。

圣明盛事尊长乐,亲洒宸毫奉美祥。

意思解释

奉和御製千叶黄牡丹

原文展示:

千叶繁英吐异芳,
中央瑞色蔼清香。
密攒莺羽参差折,
细叠霓裳次第黄。
雾锁天衣临翠幄,
露倾金盏沥霞浆。
圣明盛事尊长乐,
亲洒宸毫奉美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千叶黄牡丹的美丽场景。千瓣花朵吐露出不同寻常的芳香,中央的色彩清新而香气四溢。成群的黄莺掠过,花瓣参差不齐,宛如细致的霓裳逐层叠加。雾气笼罩着天衣,轻轻垂落在翠绿的帷帐上,露水从金色的酒盏中倾泻而出,流淌成霞光的汁液。这样的盛事,显得格外尊贵与欢快,诗人向皇帝献上美好的祝愿。

注释:

  • 千叶:指的是花瓣多达千片的黄牡丹,象征着繁华与富丽。
  • 瑞色:吉祥的色彩,表示美好的兆头。
  • 莺羽:指的是黄莺的羽毛,形容花瓣的轻盈与飘逸。
  • 霓裳:比喻花瓣的色彩层次,形象地描绘出黄牡丹的美丽。
  • 天衣:指代天上的云衣,形容轻盈的雾气。
  • 金盏:指金色的酒盏,象征富贵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季宣,号蓬庐,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婉约细腻,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诗人受到皇帝的鼓励,借描绘黄牡丹的盛景,表达对国家繁荣和太平盛世的祝愿,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和御製千叶黄牡丹》是一首典雅而华丽的诗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优美。诗中通过对千叶黄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诗的前四句着重描绘了花的形态与色彩,"千叶繁英吐异芳"展现了花的繁茂,"中央瑞色蔼清香"则表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后四句则转向盛事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在修辞上,诗人利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花卉与春鸟的优雅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嗅觉享受,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花海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叶繁英吐异芳:千片花瓣盛开,散发出不同寻常的芳香。
  2. 中央瑞色蔼清香:中央的色彩吉祥而清新,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3. 密攒莺羽参差折:成群的黄莺在花间穿梭,花瓣排列不齐,宛如莺羽。
  4. 细叠霓裳次第黄:花瓣层层叠加,形成美丽的色彩渐变。
  5. 雾锁天衣临翠幄:轻雾笼罩着,似天衣般轻柔,落在翠绿的帷帐上。
  6. 露倾金盏沥霞浆:露水从金色的酒盏中倾洒而出,如霞光般流淌。
  7. 圣明盛事尊长乐:在盛大的庆典中,尊敬长辈与快乐同行。
  8. 亲洒宸毫奉美祥:亲自洒下美好的祝愿,献给尊贵的皇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霓裳"形容花瓣的美丽,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意象。
  • 拟人:赋予花朵以人的特性,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显示了诗人的修辞功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千叶黄牡丹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皇权的尊重与对盛世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叶黄牡丹:象征繁荣与富贵,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莺羽: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金盏:象征富贵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千叶”指代什么? A. 一种花的颜色
    B. 花瓣多达千片的牡丹
    C. 一种鸟类
    D. 一种风景

  2. “中央瑞色蔼清香”中的“瑞色”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吉祥的色彩
    C. 霓裳
    D. 花瓣

  3. 诗中提到的“金盏”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与美好
    C. 凶兆
    D. 霓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动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忧虑与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格自由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