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12:31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

白话文翻译:

船桅横卧在岸边,楼台背靠着河流。
飞阁临近着积水,悬崖上水波奔腾而下。
蛟龙避开荆棘的刺,龙也被女歌手的激昂歌声惊动。
我自怜不是贩子,经历风浪已饱经沧桑。

注释:

  • 樯橹:指船的桅杆和舷边,形容船只的状态。
  • 飞甍:高耸的楼阁,这里指的是楼台建筑。
  • 悬霤:悬崖,水从悬崖上流下。
  • :传说中的龙,形容水中生物的神秘性。
  • 荆飞剌:荆棘的刺,形容危险和障碍。
  • 女激歌:女歌手激昂的歌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
  • 估客:指贩卖货物的商人,诗人以此表示自己并非追求经济利益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字用修,号止庵,明代人,曾任礼部侍郎,精于诗文,尤其擅长古体诗和词。其作品多体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河流与船只,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风雨与波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舟行水上的感慨。开篇通过“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船只的移动,又有静谧的楼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接下来“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进一步深化了景色的层次感,水波奔腾而下,仿佛带动了整个景象的律动。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引入了生物和音乐的元素,生动展现了水中的生物对环境的敏感,以及女歌手激昂的歌声如何影响周围的氛围。这些都为整首诗增添了活力与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句“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并不追求物质利益,而是经历了风浪后,更加珍视生命的体验和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樯橹横移岸,楼台背枕河:描绘了船只靠岸,楼台依水而建的景象,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 飞甍临积水,悬霤下洪波:飞阁高耸,水波浩荡,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蛟避荆飞剌,龙惊女激歌:自然与人文元素的结合,表现出生物对于环境的敏感。
  • 自怜非估客,风浪饱经过: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理解和对物质利益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波折。
  • 拟人:蛟龙、龙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樯橹: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旅途的波折。
  • 楼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和谐共生。
  • 飞甍: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蛟龙:自然的力量与神秘,寓意人生的不可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樯橹横移岸”是指:

    • A. 船只停靠在岸边
    • B. 船只在水中漂浮
    • C. 船只被风吹走
    • D. 船只在岸边修理
  2. “自怜非估客”表达了诗人的: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多的是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展现出李白的豪放与奔放。
  • 杜甫《春望》:则倾向于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社会的关心,反映出杜甫的沉重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