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院宇秋明日日长,
社前一雁到辽阳。
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
白话文翻译:
院子里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日子显得格外漫长。社前一只孤雁飞到辽阳。陇头的针线年年都在忙碌,却不喜欢在寒冷的时节里,听到那捣衣的声音,心中感到无限的伤感。
注释:
- 院宇:指院落和房屋。
- 秋明:秋天的明亮。
- 社前:社坛前面,社是祭祀的地方。
- 辽阳:古地名,今辽宁省。
- 陇头:山坡上,指的是乡村的田野。
- 针线:指的是缝纫的活计。
- 寒砧:指寒冷的捣衣声,砧是捣衣的工具。
- 断肠:心中悲伤至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字景仁,唐代诗人,仕途不顺,常在江湖游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情景和乡土风情,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沉浮与乡土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针线的细节,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联缀体》是韩偓的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首句“院宇秋明日日长”,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秋日,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接着“一雁到辽阳”,孤雁的意象突出了孤独感,仿佛在传达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乡之情。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生活琐事的描写,“陇头针线年年事”,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平淡与忙碌。周而复始的针线活,既是生活的必需,也是诗人心中不断涌现的无奈。最后一句“不喜寒砧捣断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寒砧的声音让人心痛,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苦楚。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秋日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宇秋明日日长”:描绘了一个光明的秋天,日子显得格外漫长,暗示着孤独的等待。
- “社前一雁到辽阳”:孤雁的到来,象征着远方的归属感和思乡情。
- “陇头针线年年事”:乡村的针线活,强调了生活的单调与重复。
- “不喜寒砧捣断肠”:寒冷的捣衣声让人感到心痛,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砧”比作心中的伤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通过“院宇”、“孤雁”、“针线”等意象,构建出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透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唐代人对于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宇:象征着家的温暖。
- 秋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孤雁:象征着孤独与思乡。
- 针线: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坚持。
- 寒砧: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社前一雁到辽阳”中的“辽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辽宁
- B. 北京
- C. 上海
-
“陇头针线年年事”中提到的“针线”主要指什么?
- A. 缝纫
- B. 钓鱼
- C. 农活
-
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什么感受?
- A. 快乐
- B. 无奈与思念
- C. 忧伤与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韩偓的诗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通过这样的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邃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将为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