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和》

时间: 2024-09-19 21:21:13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

篸花尽日疑头重,

病酒经宵觉口干。

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重和

作者: 韩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
篸花尽日疑头重,病酒经宵觉口干。
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白话文翻译:

在冷清的宴会上,热情地在小园中畅谈,舞者轻盈如同彩色的龙在盘旋。
花篸尽日让我怀疑头是否沉重,整夜饮酒让我口渴得难以忍受。
美丽的树木倚靠在楼上,青色的琐窗显得幽暗,傍晚的云彩遮住了雨,青山显得寒冷。
文章的天子与文章的别离,八米卢郎的作品尚且无法细看。

注释:

  • 冷宴:指冷清的宴会。
  • 殷勤:热情周到。
  • 舞鞇:指舞者,形容其柔软动人。
  • 彩虬盘:比喻舞者如彩色的龙般盘旋。
  • 篸花:即用来插花的器具,花篸尽日,意味着花已经枯萎。
  • 病酒:形容饮酒后感到不适。
  • 嘉树:美丽的树木。
  • 青琐暗:青色的窗格,形容昏暗。
  • 晚云藏雨:傍晚的云彩隐约有雨。
  • 文章天子:指文学方面的杰出人物。
  • 八米卢郎:指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作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约794年-约859年),字子华,晚唐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冷清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重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开篇的“冷宴殷勤”既揭示了宴会的氛围,也暗含了主人对宾客的热情,但这种热情似乎无法掩盖宴会的冷清。接着,诗人通过“舞鞇柔软彩虬盘”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轻盈,然而这种美的背后,却是“篸花尽日疑头重”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病酒经宵觉口干”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生活负担,饮酒虽能解愁,却也带来身体的疲惫与不适。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描绘了黄昏时分的静谧与冷清,增强了孤独感。

最后两句“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则引入了对文学的思考,暗示了文人与文艺之间的距离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冷宴殷勤展小园:冷清的宴会中,主人热情周到地在小园中招待。
  2. 舞鞇柔软彩虬盘:形容舞者如同彩色的龙般轻盈地舞动。
  3. 篸花尽日疑头重:花篸上的花已经枯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病酒经宵觉口干:饮酒过度,整夜未眠,口渴难忍。
  5. 嘉树倚楼青琐暗:美丽的树木倚靠在楼上,窗格显得幽暗,营造出一种沉寂的氛围。
  6. 晚云藏雨碧山寒:傍晚的云彩遮住了即将降下的雨,青山似乎也变得更加寒冷。
  7. 文章天子文章别:指文学成就卓越的人与其作品之间的分离感。
  8. 八米卢郎未可看:即使是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无法深入欣赏,隐含失落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喻为“彩虬”,形象生动。
  • 对仗:如“冷宴殷勤”和“嘉树倚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晚云藏雨”,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宴会的冷清、个人的孤独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结合对文学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宴会: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在冷清中又显得孤独。
  • 舞蹈:象征着美好与快乐,但又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树与云:象征自然的静谧与冷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舞鞇”指的是: A. 舞者
    B. 乐器
    C. 酒
    D. 花

  2. “嘉树倚楼青琐暗”中“青琐”意指: A. 绿树
    B. 窗格
    C. 诗歌
    D. 书籍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重和》更强调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而《鸟鸣涧》则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显得轻松愉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