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卑》

时间: 2025-01-10 22:46:08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入意云山输画匠,

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情感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提到“格卑”,意指自觉身份卑微,常常感到无奈。虽然希望能忘却这些情感,但却似乎无法做到。作者借用画匠和琴僧的意象,表明自己对那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的羡慕。接着提到南朝和东晋的诗人,称赞他们的卓越才华和清高气质。最后,诗人感慨往事已如烟,内心的痛苦和醉意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惆怅与不甘。

注释:

  • 格卑:指身份地位低下,感到自卑。
  • 云山:指的是高远的山,象征理想和追求。
  • 画匠:画家,指那些能将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人。
  • 琴僧:能弹奏琴曲的僧侣,象征着超然的生活。
  • 南朝:指南朝时期的文人,代表了高洁的风格。
  • 东晋:指东晋时期的文人,表现出清狂的个性。
  • 后尘:指过去的事情,常常带有遗憾的意味。
  • 醉懵腾:形容醉酒后的迷糊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字景仁,号文卿,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韩偓多作七言律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常常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格卑》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感受到自身身份的卑微时,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的无奈。开篇两句“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自卑心理与情感困扰。接着,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与画匠和琴僧相提并论,表现出对他们那种超然物外、无牵无挂的生活状态的羡慕。

中间部分提到南朝与东晋的文人,承接上文的羡慕之情,展现出对古代高洁文人的敬仰。这一部分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后文的惆怅作了铺垫。最后,诗人在展现对往事的惋惜时,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格卑尝恨足牵仍:自卑的我常常恨自己被世俗所牵绊。
    • 欲学忘情似不能:想要忘却这些情感,但似乎无法做到。
    • 入意云山输画匠:我心中想要的境界如同云山般高远,难以到达。
    • 动人风月羡琴僧:对那种能与风月共舞、悠然自得的琴僧十分羡慕。
    • 南朝峻洁推弘景:赞美南朝文人的高洁气质。
    • 东晋清狂数季鹰:称赞东晋文人的清狂个性。
    • 惆怅后尘流落尽:对往事的惆怅与遗憾。
    • 自抛怀抱醉懵腾:最终选择放纵自己,醉倒在迷茫之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情感与画匠、琴僧的生活相对比。
    • 对仗:行文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惋惜。

意象分析:

  • 云山:象征理想与追求,远离尘世的境界。
  • 画匠:代表了创造力与艺术的表达。
  • 琴僧: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南朝与东晋:体现出古代文人的高洁与清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格卑”是指什么?

    • A. 高贵的身份
    • B. 自卑的状态
    • C. 文人的风采
  2. 诗人对“琴僧”的羡慕主要是因为:

    • A. 他能弹琴
    • B. 他过着超然的生活
    • C. 他是僧侣
  3. “惆怅后尘流落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怀念
    • C.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韩偓的《格卑》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展现无奈与惆怅,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乐观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韩偓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