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

时间: 2025-01-11 01:30:32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只容渔父钓苍烟。

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
只容渔父钓苍烟。
而今蜃起楼台处,
亦有北来蕃汉船。

白话文翻译:

我凝视着涿鹿的原野,
自古以来这里曾与蚩尤作战。
轩辕帝在此立下了伟大的标志,
用玉帛朝拜各地诸侯。
环顾四周,关河如雁,
随着秋风在寒冷的季节鸣叫。
近三千年来,王气在幽州流传。
北海的口岸与沧海相隔,
渔夫只得在苍烟中钓鱼。
而今在蜃气升起的楼台上,
也有从北方而来的汉人船只。

注释:

  1. 涿鹿野:指涿鹿地方,传说为轩辕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地方。
  2.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代表着蛮荒之力。
  3. 轩辕:指黄帝,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4. 王气:指王者之气,象征着王朝的统治力。
  5. 幽州:古代地名,今大致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6. :传说中的一种海洋生物,能够幻化为楼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诗人,因坚决抵抗元朝入侵而被赞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情感激昂,常表现出悲壮的气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朝入侵南宋之际,时局动荡,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刻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渗透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歌鉴赏:

《涿鹿》是一首表现民族精神和历史感的诗歌。文天祥通过对涿鹿的描绘,将古代的战争与现代的沧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涿鹿野”和“蚩尤”,不仅唤起了读者的历史记忆,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接着,诗人提到“轩辕此立极”,表明历史的坐标,并通过“玉帛朝诸侯”引入了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与尊重。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中出现的“关河雁”、“随风鸣寒秋”,则传达出一种冷峻的秋意,与个人的孤寂感相呼应。三千年的王气仍在幽州流转,表明了文天祥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诗的末尾通过“渔父钓苍烟”与“北来蕃汉船”,展示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渔父的闲适与北方汉人的涌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国和时代变迁的深切思考。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展现了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诗人回望历史,触发对涿鹿战役的思考,感叹古代英雄与神话。
  2. “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强调轩辕黄帝的地位,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权威。
  3.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照。
  4.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反映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5. “北海口沧海人间别一天,”:描述海洋与人间的隔阂,暗示国家的分裂与困境。
  6. “只容渔父钓苍烟。”:渔父的生活象征着平常人的无奈与安静。
  7. “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指出时局变迁,北方的汉人船只暗示着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来。
  • 对仗:如“随风鸣寒秋”与“王气行幽州”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雁”以声音,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出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强烈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涿鹿:象征着历史的战争与斗争。
  2. 蚩尤:代表着古代神话中的力量与勇气。
  3. 轩辕: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根基与文化传承。
  4. 关河:象征着阻隔与思念。
  5. 渔父:象征着普通人的生活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涿鹿战蚩尤”中的“蚩尤”是指什么?

    • A. 战神
    • B. 皇帝
    • C. 渔夫
    • D. 诸侯
  2. 文天祥在诗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

    • A. 蚩尤
    • B. 黄帝
    • C. 渔父
    • D. 诗人自己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庆
    • B. 忧国忧民
    • C. 个人的孤独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涿鹿》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前者更注重历史的回顾,后者则侧重于现实的困境与个人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文天祥全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