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太博朱古平》

时间: 2025-01-10 22:11:29

白氏贤司马,昌黎真学官。

江湖惊落笔,朝野望弹冠。

天马高风骨,秋鹰折羽翰。

莱庭人白发,烟雨万松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太博朱古平
白氏贤司马,昌黎真学官。
江湖惊落笔,朝野望弹冠。
天马高风骨,秋鹰折羽翰。
莱庭人白发,烟雨万松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古平的哀悼和怀念。诗人首先提到白居易,他是一位贤良的司马,代表了文人的理想。然后提到昌黎(韩愈),他是真正的学者,象征着学术的尊严。接着,诗人描绘了江湖的景象,惊动了笔者的创作灵感,朝廷和百姓都寄予厚望,期盼着有才华的人能出现在政坛。接下来提到“天马”与“秋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却又因环境的压迫而受到了折磨与束缚。最后,诗人描绘了莱庭(朱古平的故乡)的人们白发苍苍,烟雨迷蒙的松林,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注释:

  • 白氏: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贤司马:古代对能干的官员的尊称。
  • 昌黎: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主张古文。
  • 江湖: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或社会。
  • 弹冠:古代象征升官发财,指追求前途。
  • 天马:象征高远的理想。
  • 秋鹰: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莱庭:指朱古平的故乡,象征对故乡的怀念。
  • 烟雨:指迷蒙的天气,象征怀旧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忠诚和正直而闻名。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天祥为了悼念好友朱古平而作,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展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挽太博朱古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朱古平的追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全诗开头提到的白居易与韩愈,既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致敬,也暗喻了朱古平的才华与理想。这种对比烘托出朱古平的卓越与社会的无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伤的情感。

江湖的“惊落笔”不仅仅是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灵感的突发,展示了文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对于“朝野”的期望,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但同时也暗含了现实的残酷和对理想的嘲弄。

“天马高风骨,秋鹰折羽翰”则通过对比,塑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犀利对照,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描绘莱庭的苍老与寒意,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望,情感愈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氏贤司马:提到白居易,强调其作为文人的典范。
  • 昌黎真学官:指韩愈,强调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 江湖惊落笔:环境的变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朝野望弹冠:社会对有才能之人的期望。
  • 天马高风骨:理想的高远与坚韧。
  • 秋鹰折羽翰:自由与追求的艰难与受阻。
  • 莱庭人白发:对故乡与往昔的怀念。
  • 烟雨万松寒:悲凉的环境与心境的映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马”与“秋鹰”,生动地描绘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 象征:如“烟雨”象征着忧愁与怀旧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哀伤,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感深度与理想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氏:象征贤良的文人。
  • 昌黎:象征真实的学术精神。
  • 天马: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秋鹰: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莱庭:象征故乡与逝去的时光。
  • 烟雨:象征怀旧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氏”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天马高风骨”中“天马”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高远的理想
    •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朝野望弹冠”反映了社会对什么的期望?

    • A. 科技
    • B. 人才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赠友人》— 王维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挽太博朱古平》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局的关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文天祥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