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留远亭
原文展示
甘心卖国罪滔天,酒后猖狂诈作颠。
把酒逢迎酋虏笑,从头骂坐数时贤。
落得称呼浪子刘,樽前百媚佞旃裘。
当年鲍老不如此,留远亭前犬也羞。
白话文翻译
甘愿出卖国家,罪孽深重。酒后狂妄自大,假装失态。
在酒会上迎合敌酋,嘲讽当年的贤士。
最后只得被称为浪子刘,酒桌前百般奉承,像个谄媚的小人。
当年鲍老可不是这样,留远亭前连狗都感到羞耻。
注释
字词注释:
- 甘心:心甘情愿,愿意。
- 卖国罪:出卖国家的罪行。
- 猖狂:放肆、狂妄。
- 酋虏:指敌人首领或外族统治者。
- 浪子刘:比喻无赖或不务正业的人,刘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浪子。
- 佞:谄媚的意思。
- 鲍老:指鲍照,古代著名的诗人,以正直著称。
典故解析:
- 鲍老:鲍照,南朝梁人,以正直和诗才闻名于世,常被用来与不正之人对比。
- 留远亭:可能是指某个历史地点或名胜,象征着忠贞与不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字公亮,号廷亮,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最终被俘后选择了殉国。
创作背景: 《留远亭》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以此诗表达了对投降派的愤怒和对国家忠诚的坚定立场,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正义的反思。
诗歌鉴赏
《留远亭》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愤慨的诗歌,文天祥通过对比和讽刺,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卖国行为的强烈反感。诗中提到的“甘心卖国罪滔天”,不仅体现了他对那些投降者的痛斥,更揭示了在国家存亡之际,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文天祥在酒宴中描绘的情景,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堕落,尤其是对权臣和外敌的迎合,令他倍感失望。
诗中通过“酋虏笑”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示了外族入侵时的悲哀和耻辱感。而“浪子刘”的称呼则是一种讽刺,他用此来嘲笑那些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人。诗的尾声提到“鲍老”,不仅是对正直之士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表明文天祥希望能够像鲍照那样,坚守信念,不与时俗同流合污。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甘心卖国罪滔天:表达了对卖国行为的愤怒。
- 酒后猖狂诈作颠:描绘了酒后失态的形象,反映出个人的放纵与不负责任。
- 把酒逢迎酋虏笑:暗示与敌人合作的耻辱。
- 从头骂坐数时贤:对曾经的贤士进行讽刺,反映出社会的颓废。
- 落得称呼浪子刘:以浪子自嘲,表明自己的不满。
- 樽前百媚佞旃裘:描绘了酒桌上谄媚的场景。
- 当年鲍老不如此:通过鲍照的正直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
- 留远亭前犬也羞:以犬的羞耻反映出人类的耻辱,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悲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鲍老与卖国者的对比,凸显忠贞与背叛。
- 形象化:通过“犬也羞”的意象,使得情感更具冲击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投降行为的强烈反对,文天祥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悲愤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放纵与失态。
- 酋虏:象征外敌与背叛。
- 鲍老:象征忠诚与正直。
- 犬:象征耻辱与自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留远亭》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文天祥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浪子刘”指代的是?
- A. 一个正直的人
- B. 一位文人
- C. 一个放荡不羁的人
- D. 一个忠诚的将领
-
“留远亭前犬也羞”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于外敌的愤怒
- B. 对社会现状的悲哀
- C. 对酒席的厌恶
- D. 对忠臣的怀念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理想的关注与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时个人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留远亭》与陆游的《示儿》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但文天祥更为直接,陆游则更为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文天祥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古诗的背景与分析。
- 《文天祥传》:专门研究文天祥生平及其作品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