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时间: 2025-01-10 18:2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
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
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清明时节,因病未能与朋友们一起游览开化寺的情景。山的颜色映入城中,钟声在山谷间回荡。诗人悠闲地放下杂事,珍惜春天的气息。在曲折的阁楼下的阶梯上,回廊遥远地对着雨水。石缝间的花朵纷纷落下,草地上时而被云彩遮掩。看到樵夫在钻火,喝到泉水时遇见野兽。道义与情感亲近,时常向往早晨的高处。执法纠正奸邪,刊书纠正谬误。才华横溢的人当时被选拔,公子们个个风光。赠答之间续写篇章,欢聚时重温旧友。独自坐在帘后,因病衰弱,击缶以乐金曲。
注释
- 层城:指重叠的城墙或建筑,形容山色和城的景致交融。
- 岫:山谷、山峰。
- 霤:雨水,指流水声,或是指水流的声音。
- 钻火:指用木头等摩擦生火,樵夫在生火取暖或烹饪。
- 法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常于此时踏青扫墓,缅怀先人。诗中通过与友人的怀念,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病痛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元翰,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诗人因病未能同游,情感上包含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病痛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情之美。诗人在山水中游历,虽因病卧于家,却依然心系朋友,渴望与他们共度清明的时光。通过“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城市生活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在诗中,诗人通过“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的描写,展现出寺庙的悠然与宁静。这里的“重阶”和“遥对霤”,不仅体现了空间的深远,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后面的“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体现了道德与情义的结合。再到“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诗人以“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结束,突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音乐和艺术的向往。整首诗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和淡淡的忧伤,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色入层城:山的颜色映入城市,描绘了自然与城市的交融。
- 钟声临复岫:钟声在山谷间回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乘闲息边事:诗人悠闲地放下杂事,表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探异怜春候:珍惜春天的气息,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 曲阁下重阶:描绘了寺庙的层次与深远。
- 回廊遥对霤:表现了水声与空间的延伸感。
- 石间花遍落:表达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草上云时覆:云彩在草地上时隐时现,形象生动。
- 钻火见樵人:描绘樵夫生火的场景,表现生活的琐碎与真实。
- 饮泉逢野兽:在山中遇到野兽,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道情亲法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时望登朝右:向往高处的理想生活。
- 执宪纠奸邪:表达对正义的追求与向往。
- 刊书正讹谬:强调知识与学问的重要性。
- 茂才当时选:突出才华的重要性。
- 公子生人秀:表现出公子的风采与优秀。
- 赠答继篇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 欢娱重朋旧:重视老朋友的情谊。
- 垂帘独衰疾: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击缶酬金奏:用音乐来抒发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文艺情怀。
修辞手法:
- 对偶:如“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性与自然的思索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 钟声:象征宁静与思考,强调内心的平和。
- 花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展现诗人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与朋友同游?
- A. 工作忙
- B. 卧病在床
- C. 遇到困难
-
诗中的“道情”指的是什么?
- A. 道德与情感
- B. 道教的教义
- C. 道路的情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崔元翰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自然,但崔元翰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描写,而王维则更加突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均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认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