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郑起侍郎》
时间: 2025-01-10 22:3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时节,我走出城郊,寂静的山城门前柳树摇曳。
水面隔着淡淡的烟雾,有一座修竹环绕的寺庙,
我路过稀疏的细雨中落花的村庄。
天气寒冷,酒少难以醉倒,地势迥然,楼高容易使人断魂。
回头望去,故乡远在千里之外,
这种别离的心绪又能向谁倾诉呢?
注释:
- 清明: 指清明节,春季节气之一,通常在4月4日或5日,适合扫墓祭祖。
- 寂寂: 形容寂静无声。
- 水隔淡烟: 指水面上有淡淡的烟雾,隔断了视线。
- 修竹寺: 一座被修长竹子环绕的寺庙。
- 疏雨: 细密的雨,形容雨势轻微。
- 断魂: 形容心情悲痛,灵魂似乎要断裂。
- 千里外: 形容距离遥远,故乡在千里之外。
典故解析:
- 清明时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春暖花开,也是祭祖的日子,诗中提及清明,暗示思乡和怀念。
- 别离: 整首诗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尤其在节日时分,思念愈加明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杨徽之,宋代诗人,字子华,号云间,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为咏物、写景,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因思念故乡和友人而作,反映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寒食寄郑起侍郎》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以“清明时节出郊原”引入,通过“寂寂山城柳映门”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水隔淡烟修竹寺”和“路经疏雨落花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两句,表现了因寒冷和酒少而难以畅快的情感,表露出诗人心中的孤独和苦闷。最后“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的孤独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节日时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留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明时节出郊原:在清明节这个时节,走出城市来到郊外。
- 寂寂山城柳映门:山城静谧,柳树映衬着城门,给人一种孤独感。
- 水隔淡烟修竹寺:远处的寺庙被水和轻烟隔开,显得宁静而遥远。
- 路经疏雨落花村:行经小雨中的落花村,景象凄美。
- 天寒酒薄难成醉:天气寒冷,酒少难以让人醉倒,表明心情的压抑。
- 地迥楼高易断魂:地势迥异,楼高容易让人感到失落和孤独。
- 回首故山千里外:回望故乡,已在千里之外,增添了思念之情。
- 别离心绪向谁言:这种别离的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呢,感到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 “柳”、“淡烟”、“修竹”、“落花”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忧伤的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在清明节时的孤独与哀愁。
意象分析:
- 柳: 传统意义上象征离别与思念。
- 淡烟: 表达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
- 修竹寺: 代表着安静与宁静的心境。
- 落花: 传达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
- B. 清明
- C. 端午
-
诗人在哪个地点感受到孤独?
- A. 城市
- B. 山城
- C. 村庄
-
“天寒酒薄难成醉”中,诗人感到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杨徽之的《寒食寄郑起侍郎》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通过清明节的背景显得更加沉重,而后者则以月夜的静谧传达了柔和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