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丛竹》
时间: 2025-01-25 18:4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园竹·丛竹》
作者:章钰 〔清代〕
平安世界,剩有此君家。旧狂六逸,高隐七贤,来避繁华。秋一方,春一坞,潇湘入画,水涯还接山涯。此中佳。分栽有数琅玕,兰成作计原差。愿化青鸾万尾,交与仙人,尽埽残花。归未也,惹梦得风来七椀茶。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平安的世界里,只有你这一家仍然存在。那些曾经狂放不羁的文人,以及高隐的七位贤士,都是为了避开繁华的世俗生活而聚集于此。在这里,秋天和春天各有一方,潇湘的美景如同画中景色,水边又与山边相接,真是绝妙之地。这里有分栽的琅玕,兰花的生长也不算差。希望能化作万尾青鸾,交给那些仙人,将残花尽扫而去。归来的路途遥远,却又惹得我在梦中品饮风来的七椀茶。
注释
- 君家:指代特定的家,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或人。
- 六逸:指的是古代文人,代表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 七贤:指的是古代的高士,强调隐逸的生活。
- 潇湘:指湘江流域,风景优美之地。
- 琅玕:一种植物,象征美好。
- 青鸾:传说中的鸟,象征美好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章钰,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作者隐居于竹林的生活状态中,表达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诗歌鉴赏
《四园竹·丛竹》是一首充满了隐逸情怀的诗作,章钰通过描绘与世隔绝的竹林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诗中的“平安世界”与“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旧狂六逸”和“高隐七贤”,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追忆,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通过“潇湘入画”的描绘,诗人将自然与艺术相结合,提升了竹林的意象。诗中对琅玕和兰花的描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同时,青鸾的意象也传达了诗人希望出世、追求长生的美好愿望,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韵悠然,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独白。最后一句“惹梦得风来七椀茶”,则是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安世界,剩有此君家:在这个安宁的世界里,只有你这一家仍然存在,设置了诗的基调。
- 旧狂六逸,高隐七贤,来避繁华:提及古代的文人和隐士,表明他们选择隐居于此以逃避世俗的喧嚣。
- 秋一方,春一坞,潇湘入画,水涯还接山涯:描绘自然美景,强调秋天与春天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 此中佳:对所处环境的赞美。
- 分栽有数琅玕,兰成作计原差:对周遭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对美好自然的珍惜。
- 愿化青鸾万尾,交与仙人,尽埽残花:表达了诗人希望化身为青鸾,寄托理想与愿望。
- 归未也,惹梦得风来七椀茶:对归来之路的沉思,以及在梦中享受宁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潇湘入画”)、拟人(如“惹梦得风”)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竹林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逃避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繁华的冷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反映出隐逸的生活态度。
- 青鸾:象征美好愿望的寄托。
- 琅玕与兰花:象征美丽与珍贵,体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六逸”指的是:
A. 古代的隐士
B. 文人
C. 繁华生活
答案:B -
“秋一方,春一坞”主要描绘了什么?
A. 人的生活
B. 自然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B -
“愿化青鸾万尾”中青鸾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繁华
B. 美好愿望
C. 隐逸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子》
诗词对比:
- 章钰的《丛竹》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达了对竹林生活的向往,但章钰更加强调对繁华的逃避,而王维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章钰诗词研究》
- 《隐逸文化与中国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