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08:39:07

六曲阑干窗外语,小廔漏点催残。

重帏角枕五更寒。

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

芸笺小字寄应难。

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胡薇元 〔清代〕

六曲阑干窗外语,小廔漏点催残。
重帏角枕五更寒。
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
芸笺小字寄应难。
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六曲栏杆传来轻声细语,小小的雨点在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重重的帷帐下,我的枕头在五更时分感到寒冷。
相逢时我们相视一笑,默默无语也能心心相印。
最令人伤感的是,洗过裙子的人离去后,心中没有遗憾,却常常怀念那春天的山景。
寄出的小字条或许很难送到。
遥远的地方我知道信又断了,心中的幽恨在眉梢悄然弯曲。

注释:

  • 六曲阑干:形容窗外的栏杆,曲折的设计使得景色多变。
  • 小廔:指小雨点,形容细小的雨滴。
  • 重帏:厚重的帷帐,象征着隔离和压抑。
  • 湔裙:洗过的裙子,暗示离别和思念。
  • 芸笺小字:指用小纸条写的密信,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指信件或情感的传递。

典故解析:

  • 春山:春天的山景,常用来象征美好、温暖的回忆。
  • 幽恨:形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思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薇元,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感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方式,诗中蕴含的思念与忧伤,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描绘了作者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过往回忆的追溯。诗的开头以“六曲阑干窗外语”引入,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窗外的细雨似乎在催促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惆怅。接着,作者通过“重帏角枕五更寒”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寒冷,显现出一种被时间遗忘的感觉。

在“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中,诗人传达了即使沉默也能心灵相通的深情,展现了爱情中那种无言的默契。紧接着,诗中提到“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这句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包含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清丽而又忧伤的情感。

最后两句“芸笺小字寄应难。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对情感传递的无奈与对心中幽恨的无尽思绪,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曲阑干窗外语:窗外的栏杆传来轻声细语,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2. 小廔漏点催残:细雨滴落,像是在催促时间流逝,象征着无情的岁月。
  3. 重帏角枕五更寒:帷帐厚重,夜里寒冷,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4. 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即使不言语,心灵之间的默契依然存在。
  5. 最是湔裙人去后,无憀长忆春山:离别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心中没有遗憾。
  6. 芸笺小字寄应难:小纸条难以传递,暗示情感的脆弱。
  7. 遥知唫又断,幽恨上眉弯:遥远的心情已经断裂,内心的幽怨在眉头弯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幽恨上眉弯”,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视,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分析:

  • 窗外:象征着对外界的渴望和内心的孤独。
  • 细雨:代表着时间的流逝,渗透着思念与忧伤。
  • 重帏:象征着隔离与压抑的情感状态。
  • 春山:美好回忆的象征,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六曲阑干窗外语”描绘了哪种情境?

    • A. 温暖的春日
    • B. 凄凉的秋天
    • C. 雨中的孤独
  2. “相逢成一笑,不语亦相关”说明了什么?

    • A. 爱情中的默契
    • B. 朋友间的情谊
    • C. 家人的关心
  3. 诗中提到的“湔裙”象征了什么?

    • A. 离别后的伤感
    • B. 喜庆的场合
    • C. 自由的生活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胡薇元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充满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但胡薇元的诗更强调了细腻的内心感受,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外界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