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鸟语》

时间: 2025-01-10 22:07:02

云乍起,烟海碧微茫。

人倚栏杆春未老,一株银橘满山香。

鸟语弄笙簧。

声百啭,无复协宫商。

争似野花饶野趣,好将新意谱新腔。

投老惯蛮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鸟语
作者: 徐谦 〔近代〕

云乍起,烟海碧微茫。
人倚栏杆春未老,一株银橘满山香。
鸟语弄笙簧。
声百啭,无复协宫商。
争似野花饶野趣,好将新意谱新腔。
投老惯蛮荒。

白话文翻译:

云朵突然升起,烟海在微微碧色中迷茫。
人依靠栏杆,春天尚未衰老,一株银橘散发着满山的香气。
鸟儿的鸣叫如同乐器演奏,
声音百转千回,不再和谐于宫商音律。
比起田野里的野花更富有趣味,
我想将新意谱写成新的曲调。
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蛮荒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乍起:突然升起。
  • 烟海:雾气和水面相结合的景象,形容朦胧的景色。
  • 银橘:一种水果,象征丰收与香甜。
  • 弄笙簧:比喻鸟儿欢快地鸣叫,像是在演奏乐器。
  • 百啭:形容声音变化多端。
  • 协宫商:指和谐的音律。
  • 饶野趣:形容田野的自然趣味。
  • 新腔:新的曲调。
  • 投老:习惯于、沉溺于。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银橘”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橘子的喜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谦(1870-1928),字子贞,号静斋,江苏人。其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望江南 鸟语》创作于徐谦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表达出他对春天的赞美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鸟语》展现了徐谦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悟。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音韵,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开头的“云乍起,烟海碧微茫”便让人感受到春天来临时的朦胧美,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人倚栏杆春未老”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而“鸟语弄笙簧”则将自然的声音形象化,鸟儿的歌唱仿佛是乐器的演奏,增添了诗的灵动感。接下来的“声百啭,无复协宫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的欣赏,强调鸟儿的自由和个性,似乎和传统的音乐形式有些不同,反映了他对自然之声的独特理解。

最后两句“争似野花饶野趣,好将新意谱新腔”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希望在这大自然的启发下,创造出新的艺术表达,表达了他对自然趣味和新创意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礼赞,也是对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乍起,烟海碧微茫:描绘春天云层的变化和朦胧的海面,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
  • 人倚栏杆春未老:表现人对春天的依恋,暗示时光尚未流逝。
  • 一株银橘满山香:银橘的香气弥漫,象征生机与希望。
  • 鸟语弄笙簧:形象化的鸟鸣声,如同乐器演奏,活泼而富有音乐感。
  • 声百啭,无复协宫商:鸟鸣声变化多端,打破传统音律,表现自由与个性。
  • 争似野花饶野趣:对比自然的野花,强调其自然的趣味与活力。
  • 好将新意谱新腔:希望创造新的艺术表达,体现了对创新的追求。
  • 投老惯蛮荒: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习惯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语比喻为乐器声,生动形象。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音乐的性质。
  • 对仗:如“声百啭,无复协宫商”,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对比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艺术创新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不可捉摸的自然。
  • :象征自由与灵动,传递自然的声音。
  • 银橘: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野花:象征自然的生机与趣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鸟语弄笙簧”中的“笙簧”是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乐器
    • C. 花朵
    • D. 树木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忽视
    • B. 赞美
    • C. 恐惧
    • D. 反感

答案:

  1. B. 春天
  2. B. 乐器
  3. B. 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诗词对比:

徐谦的《望江南 鸟语》与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徐谦更注重鸟儿的声音与自然的趣味,而孟浩然则侧重于春天带来的安宁与温暖。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徐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