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时间: 2025-01-10 21:53:28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偈三首
作者: 释道如 〔宋代〕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简单的数字和幽默的语气开头,讲述了几个数字与碧眼胡僧的关系,暗示他们的数量不足。接下来,提到了泥牛和木马,象征着东西方的文化交融。诗人表达了对天竺(印度)那遥远而神秘的追寻,最后提到补陀岩和观音,反映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与归属感,结束时则以轻松的姿态归去,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注释

  • 碧眼胡僧:指的是西方的僧侣,形象上给人以异域的感觉。
  • 泥牛入海:泥牛象征着虚幻的事务,入海意味着对新罗的追寻。
  • 木马追风:木马是古代的军事玩具,追风则表示对理想的追逐。
  • 补陀岩:传说中观音菩萨显现的地方,象征灵性和智慧。
  • 普贤拍手:普贤菩萨代表智慧和慈悲,拍手则表达欢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如,宋代高僧,著有多部佛教经典和诗词。他的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释道如在一次宗教交流中写成,反映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东西文化的思考与向往。开头的数字排列似乎是一种游戏,实际上是对佛教哲学的隐喻,数字的对比也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泥牛入海”和“木马追风”,诗人描绘了一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画面,显示出他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与思索。

在寻找的过程中,诗人提到“天竺”,这是对佛教发源地的称呼,诗人试图通过问询观音来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信仰的追寻,也暗示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最后两句“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仿佛在说,人生如秋水般深远而宁静,释道如对生命的态度是积极而乐观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二三,四五六:数字简洁明了,给人以轻松的感觉。
  • 碧眼胡僧数不足:暗示东西方僧侣数量的不足,亦可能反映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 泥牛入海过新罗:利用比喻来表达对新罗文化的追寻,泥牛象征虚幻。
  • 木马追风到天竺:木马象征对理想的追逐,风则是方向与目标。
  • 天竺茫茫何处寻:对文化和信仰的渴望与迷茫。
  • 补陀岩上问观音:问询观音,意味着对灵性与智慧的追求。
  • 普贤拍手呵呵笑:普贤的笑声象征快乐与解脱。
  • 归去来兮秋水深:归隐的态度,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晰。

修辞手法

  • 比喻:泥牛、木马象征文化与理想的追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称与和谐的美感。
  • 拟人:普贤拍手的动作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索、对信仰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的反思。通过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灵性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眼胡僧:象征异域文化的代表。
  • 泥牛、木马:代表追求与理想的象征物。
  • 天竺:文化交汇的地方,象征信仰。
  • 补陀岩:灵性与智慧的象征。
  • 普贤: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眼胡僧”指的是哪个文化的僧侣? A. 中国
    B. 西方
    C. 日本

  2. “泥牛入海”象征什么? A. 现实
    B. 虚幻
    C. 财富

  3. 诗中哪个地方是问询观音的地点? A. 天竺
    B. 补陀岩
    C. 新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别》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王维的诗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释道如的诗则更强调信仰与文化的交融,反映出不同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释道如《禅宗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