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载期君君不来,
悠悠世路忽相猜。
从今无事长相见,
纵使百年能几回。
白话文翻译:
五年来我一直在等待你,但你却迟迟未到。
在漫长的世路上,彼此的猜疑也渐渐滋生。
从今往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们常常相见,
即使活到百年又能见面几次呢?
注释:
- 五载:五年。
- 期君:期待你来。
- 悠悠:形容漫长而无尽的样子。
- 世路:人生道路,指人生的旅途。
- 忽相猜:突然对彼此产生猜疑。
- 从今:从今往后。
- 无事:没有事情。
- 长相见:常常见面。
- 纵使:即使,虽然。
- 百年:一百年,形容时间的漫长。
- 能几回:能见面几次。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猜疑,常见于古代文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以情感细腻、语句优美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五年后重聚时,表达了对朋友不见的思念以及对未来见面的渺茫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际关系的无奈。诗人以“五载期君君不来”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失落,显示出时间的无情和友谊的脆弱。接下来的“悠悠世路忽相猜”则揭示了人际关系在时间流逝中的微妙变化,猜疑与误解在所难免,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两句“从今无事长相见,纵使百年能几回”,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渺茫和无奈,令人唏嘘不已。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谊的思考,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五载期君君不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失望。
- “悠悠世路忽相猜”:在漫长的岁月中,彼此之间的信任渐渐被怀疑所取代。
- “从今无事长相见”:暗示今后可能再难相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 “纵使百年能几回”:即使活到百岁,再相见的机会也寥寥无几,突显出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脆弱。
-
修辞手法:
- 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后对比了期待与失落、相见与分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诗中还使用了比喻,如“悠悠世路”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曲折与漫长。
-
主题思想:
-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反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因时间而产生的情感变化,强调了相聚的珍贵与人生无常。
意象分析:
- “五载”: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对友谊的渴望。
- “世路”:代表人生的旅途,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变化。
- “长相见”:体现了相聚的希望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期盼的友人是谁?
- A. 朋友
- B. 亲人
- C. 爱人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悠悠世路”是指什么?
- A. 短暂的旅程
- B. 漫长的人生
- C. 快乐的日子
答案:B
-
诗人对未来相见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无奈
- C. 不在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表达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静夜思》李白:描绘思乡情怀和对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展现了友情的宝贵与哀伤。
- 《夜泊牛津》王维:反映了孤独与思念,情感深邃,亦与此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综合分析。
- 《古诗文赏析》: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