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时间: 2025-01-24 12:33:37

逸轨高标下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

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洒淳笔砚间。

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繐帷莫奠知音泪,极目楼边有愧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逸轨高标下可扳,
风流人物晋唐还。
胸襟磊落尘埃外,
尊酒洒淳笔砚间。
英气一朝归碧落,
高文千古映青山。
繐帷莫奠知音泪,
极目楼边有愧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常伯韩公去世的感慨。诗人认为,韩公的品格和才华是高不可攀的,像是晋唐时期的风流人物。他心胸开阔,超然物外,喝酒作诗时洒落的酒水和墨迹都显得纯粹而清新。韩公的英气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回归了天空,高尚的文采则在青山上永恒流传。诗人虽然感到悲伤,却不想在韩公的灵前流泪,眼前的景色让他感到深深的愧疚。

注释:

  • 逸轨:超凡的轨迹,指卓越的才能或品格。
  • 风流人物:指有才华、有风采的人物,常用来形容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胸襟:心胸,指人的气度和见识。
  • 尊酒洒淳笔砚间:一方面是饮酒,另一方面是写作,强调诗人生活的悠然自得。
  • 碧落:指天空,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境界。
  • 高文:指高尚的文学作品。
  • 繐帷:指帷帐,常用作形容安静或隐秘的场所。
  • 愧颜:感到愧疚的面容。

典故解析:

  • 晋唐:指中国历史上晋朝和唐朝,都是文化盛世,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
  • 碧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高远、清澈的天空,常与英灵、理想等概念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俊逸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常表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韩公去世之际,诗人怀着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对高尚品格与文才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常伯韩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逸轨高标”描绘韩公的卓越与风采,接着提及“胸襟磊落”,强调其宽广的心胸,显示出对物质和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尊酒洒淳笔砚间”一句,既描绘了诗人豪放的饮酒作诗场景,也反映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韩公的敬意。

“英气一朝归碧落”,将韩公的英气与高远的理想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哲学思考。作品的结尾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既有对韩公的怀念,又有自我反思的愧疚感,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追思,又揭示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逸轨高标下可扳:形容韩公的品德和成就如同高峰,难以企及。
  2. 风流人物晋唐还:赞美韩公为当世风流人物,仿佛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
  3. 胸襟磊落尘埃外:指他的心胸开阔,超然世俗的喧嚣。
  4. 尊酒洒淳笔砚间:在喝酒作诗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洒脱和不拘小节的态度。
  5. 英气一朝归碧落:强调其英气与理想在去世时回归了天空。
  6. 高文千古映青山:他的文学成就将永远闪耀于青山之中。
  7. 繐帷莫奠知音泪:在他的灵前不愿流泪,表达出对友人逝去的深切惋惜。
  8. 极目楼边有愧颜:站在高楼边,感到愧疚与无奈,反思自己的情感与责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韩公的英气比作高远的天空,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风流人物”与“高文千古”对称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常伯韩公的追思,抒发了对高尚品德和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友谊和自身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逸轨:象征卓越与不凡。
  • 胸襟:反映心灵的开阔与包容。
  • 尊酒:代表诗人的洒脱与对于生活的热爱。
  • 碧落:暗喻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青山:象征永恒与不朽的文学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逸轨”指的是: A. 平凡的生活
    B. 卓越的才能
    C. 乡土的气息

  2. 诗人对韩公的态度是: A. 轻蔑
    B. 崇敬
    C. 忽视

  3. 诗中“尊酒洒淳笔砚间”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豪放
    C.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的忧虑,而姜特立则专注于友谊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