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2-04 16:14:47

有个仙人捧玉卮。

满斟坚劝不须辞。

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

开道域,洗尘机。

融融天乐醉瑶池。

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有个仙人捧玉卮。满斟坚劝不须辞。
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
开道域,洗尘机。融融天乐醉瑶池。
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白话文翻译:

有位仙人手捧玉制的酒杯,满杯的美酒劝你不要推辞。
那瑞龙的香气难以相比,甘露的滋味更是奇妙。
开启这片天地,洗净心头的尘埃。
在这融融的天乐中,醉倒在瑶池。
霓裳仙子拉住你不要离去,等我醒来再来一杯。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或隐士,象征着高人。
  • 玉卮:玉制的酒杯,象征珍贵的饮品。
  • 瑞龙:象征祥瑞的龙,古代认为龙与祥瑞有关。
  • 甘露:天上降下的甘甜露水,象征美好和珍贵之物。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理想的归宿。
  • 霓裳:指美丽的衣裳,常与仙女相联系。

典故解析: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常被描绘为极乐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与幸福。
  • 瑞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瑞龙则更具吉祥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豪放、清新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语言典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理想生活和精神寄托的时代背景。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诗歌鉴赏:

在《鹧鸪天》中,朱敦儒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境图。诗的开头,仙人手捧玉酒,盛满了美酒,向人发出邀请,表现出一种高雅与超脱的气质。接着,诗人将瑞龙的香气与甘露的味道进行比较,暗示了仙境的奢华与美好。整首诗采用了对比手法,突出甘露的独特,象征着精神的滋养。

诗中“开道域,洗尘机”一句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洗净与超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在“融融天乐醉瑶池”中,诗人表现出对音乐和欢乐的沉醉,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待我醒时更一瓻”更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诗人希望在梦中延续这份美好,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个仙人捧玉卮:描绘仙人形象,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2. 满斟坚劝不须辞:劝人饮酒,体现出一种热情与邀请。
  3. 瑞龙透顶香难比:强调仙境中的香气,令普通的香气相形见绌。
  4. 甘露浇心味更奇:甘露的滋味更独特,象征精神的滋养。
  5. 开道域,洗尘机:开启新的天地,洗净心灵的尘埃。
  6. 融融天乐醉瑶池:沉浸在天乐中,感受瑶池的美好。
  7. 霓裳拽住君休去:霓裳仙子拉住对方,象征美好事物的留恋。
  8. 待我醒时更一瓻:希望在梦中继续享受美好,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甘露比喻精神的滋养。
  • 对仗:如“开道域,洗尘机”形成和谐的对仗,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仙境为背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传达了一种超脱与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理想与超脱。
  • 玉卮:象征珍贵、享受。
  • 瑞龙:象征祥瑞与美好。
  • 甘露:象征精神上的滋养与满足。
  • 瑶池:象征理想的归宿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仙人象征什么? A. 世俗的权力
    B. 理想与超脱
    C. 寂寞与孤独
    D. 恋爱与生活

  2. 诗中提到的“甘露”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的享受
    B. 精神的滋养
    C. 世俗的烦恼
    D. 自然的美好

  3. “融融天乐醉瑶池”指的是什么? A. 墨香与书法
    B. 音乐与欢乐
    C. 战争与和平
    D. 人生的悲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朱的诗更侧重于超脱的仙境,而李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诗经与唐诗宋词》